“土”,这个字放在其他事物前,可能有贬低之意,但加在鸡蛋前面,就成了“营养”和“健康”的代名词,甚至被当成一种“滋补品”。
正因为此,市面上的各种土鸡蛋、柴鸡蛋、散养鸡蛋价格高出普通鸡蛋不少,仍颇受追捧。然而,你买到的土鸡蛋,很可能被“化过妆”,或是商标有猫腻。今年的3•15晚会上,就曝光了这些“假”土鸡蛋。
被“化妆”的土鸡蛋
央视
“土鸡蛋”销售人员还把鸡蛋打进碗里,蛋黄颜色发红、惹人喜爱。
在这家养殖场,
笼养鸡是如何生出“土鸡蛋”来的呢?
鸡场工作人员拿出了一种神秘的红色粉末,说只要把它添进鸡饲料里,就能让蛋黄颜色更深。而且表示,在业内“染色鸡蛋”很普遍,在鸡饲料中添加少量色素,没几天,鸡下的蛋蛋黄颜色就深了,这样的蛋可以按土鸡蛋的价卖,更赚钱!
上有很多商铺在销售染蛋色素,并打出“蛋黄染色首选”、“效果卓越”、“向国内鸡鸭场推荐使用,以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等宣传语。这种粉末是什么?
那神秘的红色粉末,名字叫做斑蝥(máo)黄。斑蝥黄又叫角黄素(Canthaxanthin),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类胡萝卜素。
在中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允许斑蝥黄用于家禽饲料,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也允许使用,甚至可以添加进三文鱼饲料中、让鱼肉颜色更加鲜艳。
如果添加的“斑蝥黄”是合格的饲料用色素,使用也没有过量,那么通过鸡蛋、三文鱼摄入,应该不会对健康构成影响,只有在非常大量摄入时,才有膜色素沉积的情况。
为什么生产商会绞尽脑汁生产土鸡蛋?
那是因为总是有人蜜汁自信的认为“土鸡蛋”营养好,这就导致“土鸡蛋”比普通鸡蛋卖的贵,且销量好。
“土鸡蛋”只是你给起的名字而已
“土鸡蛋”没有国家标准,又没有固定的权威的解释说土鸡蛋是什么样,都是老百姓自己说的一个,就像家乡话讲在东北叫笨鸡蛋,南方叫草鸡蛋,广东叫走地鸡蛋。
所谓的土鸡蛋、柴鸡蛋、笨鸡蛋、走地鸡蛋......不过是大家对散养鸡蛋约定俗成的一个名字。所以,商家卖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土鸡蛋,也没有监管部门去查证。
你买的土鸡蛋可能只是个商标
为了规避检查,商家还玩起了文字游戏,在注册商标时,取名“鲜土”,这样加上鸡蛋二字,就成了“鲜土鸡蛋”。
就算工商部门找上门来,也可以说这是注册的商标名称,并没有说这是“土鸡蛋”。
土鸡蛋真的就营养高吗?
从营养价值来看,土鸡蛋的脂肪含量较鸡场蛋高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土鸡蛋和鸡场蛋整体上没太大差别,很难说孰优孰劣。
从安全性来说,土鸡蛋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散养的土鸡因为自由跑动,食物较杂,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种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反而更不安全。
蛋黄颜色深的就是土鸡蛋吗?
蛋黄的颜色来自于鸡的食物。对于纯放养的鸡,它能摄取多少类胡萝卜素,完全决定于放养环境。而笼养、规模化饲养的商品蛋鸡摄取的色素,则取决于饲料。因此饲养者通常会视情况额外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使鸡蛋黄“品相”更好一些。
用合格的染色剂还好,要是遇到黑心商家违规在饲料里加工业用红色素,蛋黄会格外的红,这就根本谈不上营养了,甚至还会危害健康。
蛋壳颜色深的鸡蛋比蛋壳颜色浅的好?
蛋壳的颜色来自于母鸡,具体分泌什么色素首先取决于母鸡的基因型,它受常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位点控制;其次与母鸡的饮食、健康等后天因素有关,个体差异也不小。可以确定的是,单凭壳色不能确定是否土鸡所生。
总之,无论是鸡蛋黄还是鸡蛋壳的颜色,都与鸡蛋的营养无关。如果消费者不过度迷信“土鸡蛋”的营养,那商家自然就没有了可乘之机。
与其追求土鸡蛋,倒不如选择食物多样化,鸡蛋也就是蛋白质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