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高通与苹果之间的“专利战争”不断升级,似乎印证了一句商业真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两家公司联手上演了一出“合作—纷争—背叛—反目成仇”的戏码。未曾想新一幕的剧情由打着“收购高通旗号”的博通主导。据报道其旨在以1030亿美元收购高通,并且将对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作出了重大调整。
众所周知专利授权业务是高通收入的重要源泉,也是受到了相关国家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的焦点啊,同时也是高通同包括了苹果在内的客户,产生大量的争端冲突的主要原因了。
这一冲突的中心是,高通要求手机的制造商在付钱和购买其芯片后,还要为知识产权支付相关的授权费。苹果称高通的做法其实是“双重收费”的,而高通多次的否认其做法是反竞争法的,认为芯片的业务和专利的业务其实是分开经营的。
回顾来看自高通成立的初期,在基础开发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每年研发的投入是占营收的20%以上,累计投入已经超过了460亿美元。同时获悉:高通2017财年专利授权业务税前利润大约为51亿美元,而其芯片的业务在税前利润是27亿美元。
立足于庞大的利润链,但是高通和博通却选择了截然相反的做法。目前博通正在安抚诸如苹果这样的大客户,同时也在推动别的客户停止支付授权费。后期如果收购成功,博通在办理高通的授权问题有三种途径:出售或分拆授权部分、转向收取定额费模式以及只收取芯片费用但提高售价。
博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高通的授权部门出售给有实力的买家或者是高通股东,但是其估值是难以确定的。因为高通该部门的营收2015年是79亿美元,而2017年是由于苹果和另一个大客户暂停支付导致了直降至64亿美元。
不管是采用哪种新的途径,高通每年在苹果收取的专利授权费将会减少25亿美元左右。目前针对该说法苹果方面不予置评。总而言之巨头之间的合作、争夺和激战往往是瞬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