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过程中,会面临前、中、后各个阶段的风险,如果对风险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并购失败,多多法务商城的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风险。
一、并购前决策阶段的法律风险
1、并购限制性规定的法律风险
企业转让其国有产权,中外合资的一方转让其企业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以及上市公司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国有股份等事项变动,均需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
2、行政干预的法律风险
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动机,政府常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或限制并购,应充分了解被并购目标公司所在地域法律或政策对并购的规定。
3、信息不对称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被并购方的了解,与被并购方自身相比存在严重的不对称。被并购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会向并购方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最终导致并购方陷入“利益陷阱”,引发企业的法律风险。
4、并购方式决策的法律风险
我国企业的并购方式主要为股权式收购、资产式收购:
(1)股权式收购,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目标的收购。股权收购后,并购方成为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仍然由目标公司承担,但因为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对新股东的收益有着巨大的影响,且对于目标公司的或有债务在并购时往往难以预料,因此股权收购存在一定的负债风险。
(2)资产式收购指并购方以有偿对价取得目标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的民事法律行为。资产收购标的是目标公司的某一特定资产,一般不包括该公司的负债,因此,并购方只要关注资产本身的债权债务情况就基本可以控制收购风险。
二、并购实施阶段的法律风险
1、并购交易的法律风险
并购协议中一般要求订立“目标公司或有债务在交割前由被并购方承担”条款,以及“交割后发现目标公司存在未批露的或有债务亦由被并购方承担”条款。当被并购方确有不实批露或违约行为时,并购方亦可以通过订立索赔条款向被并购方索赔。同时,律师可以通过在并购协议条款中设定担保制度、合同解除制度、保全制度等条款不同程度地防范并购交易中的法律风险。
2、并购融资的法律风险
一般情况下,并购方企业很难完全利用自有资金完成并购过程,并购中往往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如果债务融资的资金需求与并购所需资金需求并不一致,则会因资金利息负担等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导致企业财务法律风险的发生。
三、并购后整合阶段的法律风险
1、财务整合的法律风险
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重组整合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环节,涉及财务管理的衔接和调整问题,应针对并购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财务整合内容。如采用财务人员统一管理办法;统一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合并财务报表的财务制度等。
2、资产整合的法律风险
企业资产的整合包括有形资产整合和无形资产整合。企业有形资产的整合,包括对优良资产的使用以及对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置。企业无形资产的整合也应充分重视,避免因无形资产的流失和运用不当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3、业务整合的法律风险
在业务整合中,一般涉及客户关系维护、市场营销开拓、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并购后需要重视原有客户关系的维护问题,衔接好生产、市场、营销等相关环节,重视现有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维护问题。
4、公司治理结构整合的法律风险
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往往引发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企业需要重新调整治理结构,以适应结构因素的变化。如果治理结构整合成功,将积极推动整个并购整合活动的成功,将难以实现并购整合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