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随着这句话的产生,一时间专利、商标、著作权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热门话题。时光飞逝,一晃眼14年过去,14年间这句话的重要性被验证了无数遍。其实最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企业逐渐对知识产权这部分无形资产慢慢的重视了起来,直至今天,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很多创业者如泉水般涌现了出来,创业者们首先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的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保护起来。
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商标注册,,%,申请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年底,,,有效注册商标量1492万件,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为1520件,与2011年的1074件相比显著增加。也就是说:一年365天除去周六周日、假期,一天按8个小时来算,平均一分钟就会有将近5个商标注册产生,平均12秒一个。对于商标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来说,能够注册商标的词汇组合越来越少,这可以归为现在商标注册为什么这么难的第一原因。
其次,自1982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议通过; 截止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3次修正。我国商标注册审核标准不停的完善,对商标近似、不能注册商标的标识、词汇审查的逐渐严谨,对驰名商标、知名国际商标的保护力度也不断的加大,导致很多之前看似能批的商标按照现行的审核标准已经无法通过审核,商标申请成功率直线下降,驳回率连年攀升。这可谓是商标注册为什么难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再有,我国商标主管机关商标局,也是我国商标审核机关,执行商标审核的是商标审查员。也就是说一个商标是否能够审核注册成功,主要看审核员对于该申请商标的近似或者现行商标法关于不能注册元素的主观判断。其实完全可以理解成,商标审核是否能够成功有的时候要看点“运气成分”,因为不同审核员对于某个商标是否构成近似的理解不尽相同,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审核结果。但随着近几年,商标保护意识的提高,附之而来的是商标维权力度不断增加、商标侵权案件的相继发生,促使国家商标局在商标审核中不断的加大审核力度和宽度,要求审核员须对各个领域都要严加审核,以保证商标权利人的利益,这就意味着现在“靠运气”的可能性变小了,商标审核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难。
最后,商标持有人商标保护意识的提高、商标相关知识的普及,商标代理机构专业度的不断攀升,企业对商标审核中商标异议的熟练应用也是造成商标申请不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申请一个商标时,需要对该商标进行必要的商标近似查询,对《商标法》要求的不能注册商标的因素进行排除。不得不说的是:申请人直接去提交申请也是造成商标驳回率攀升的一个因素。因为近似结果的比对是一项需要大量商标注册经验的工作,所以商标申请还是建议去找专业正规的商标代理机构,他们在商标代理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经验会帮助申请人规避很多不必要的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所以,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何必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