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辨真假,勿贪便宜。在巨大的市场利益驱使下,食品行业也存在“傍大款”的空间,“五一”黄金周购物旅游,消费者必当小心。在精心策划的包装“马甲”之下,不但存在企业间恶性竞争稀释市场的“杀机”,更存在对消费者基本权益甚至健康的巨大“杀机”。“马甲”盛行,早已助力被成为“金砖四国”的中国,走向“山寨金砖”的尴尬境地。在知识产权倍受重视的今天,杀机暗生的“马甲”肆意横行,无疑也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严峻挑战。图为2012年4月23日上午,天津海关集中销毁一批假洋酒。此次集中销毁的假洋酒侵犯“STOLICHNAYA”商标专用权,共计18600瓶,。 提起名牌的“马甲”,康帅傅方便面、云碧饮料、奥利粤饼干、旺子牛奶、小白兔奶糖,这些曾出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取名着实令人啼笑皆非,但笑过后,一个不小心,你就上了“马甲”食品的当,这样的现象实在不在少数,“傍名牌”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图为几种恶意模仿国内某知名方便面品牌的包装(下为正品)。 这些“马甲”品牌食品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商标侵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这些食品从包装上与一些正规产品高度相仿,往往只是一字之差,如果不逐字查看很难辨别出来。“马甲”食品往往有着翻倍的暴利,同时,这些食品已经影响到了正规厂家的品牌形象。图为恶意模仿国外某知名饮料品牌的包装(左为正品)。 傍名牌不仅节约了品牌宣传的前期成本,更是让这些企业搭上了便车,借助名牌的优势进入快速收割期。图为某超市“颇有深意”的商品摆放,两种包装上为真品,下为没取得专利的仿冒品。因两种饼干外包装极其相似,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误认为这是正规厂家的江中猴姑饼干的产品堆头。当询问“产品这样摆法是厂家要求的还是超市自己摆的”,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上面安排的,我们也没办法”。此超市对“马甲”猴头菇饼干颇有深意的摆放,其实是借正规厂家猴姑饼干的品牌影响力,“鱼目混珠”,误导消费者,从而谋取私利,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右上图为某网友爆料在农村地区参加婚礼时收到的某“马甲”品牌喜糖,左下为正品。“马甲品牌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容术”非常高。即使是同正规厂家的产品“站”在一起,也能达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地步。而“马甲”食品的来源,则主要集中在食品批发市场。很多“马甲”食品在批发市场上有“专柜”,各种知名品牌的“马甲”应有尽有。而前来批发的客户基本上是来自城乡接合部,这些食品也是明码标价。价格与正规产品相比,大多相差一倍以上。 这些食品通常是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含量标识的“三无”食品。有的虽有卫生、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等标识,但多是贴假商标。这些食品多出自小作坊,从原料到生产都缺乏监管,食品安全完全没有保障。商家利用农村消费者对山寨食品安全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以便宜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马甲”食品的泛滥扰乱了正规产品的市场,如果“马甲”食品在商标等诸多方面均抄袭正规产品的话,就涉及到了侵权问题。图为几种某知名饮料产品的“马甲”(左上图红圈内为正品)。 某国际知名快餐店品牌的正牌(右下)与“马甲”(左上)。 某国际知名连锁咖啡店的山寨店(下为正品)。 某国外知名红酒集团CEO表示他在中国没有看到一瓶假红酒,反而发现了大量仿冒的、“山寨”红酒。他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上这些“傍牌”红酒是正品市场最大的威胁,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严重的问题。他透露自己的公司的律师已经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诉讼。图为2012年5月3日,山东青岛,工商执法部门突击检查假洋酒黑窝点,假洋酒上贴有假代理标签。 食品行业傍名牌现象不断出现,主要缘于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模仿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牌,这些产品多出现在农村市场。这些名牌“马甲”往往是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在知识产权益发重要的今天,关乎民生的食品品牌商标权如不能保护,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经常造成追责困难。如果这些食品的“马甲”广泛流通于市场,无疑也对正规厂家的品牌形象提出严峻挑战。
本文出自 进口大排量摩托车-本田摩托车跑车-碣石摩托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