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友的博客上写的,觉得不错就转了过来。
今天逛新浪博客看到一篇文章:“百度”商标遭遇抢注,正式成为安全套品牌(就是我的博客上的那篇),不知百度得知这消息会作何回应,其实中国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是相当薄弱。
作为百度在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Google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又如何呢?
通过多多法务的商标数据,结果也是另人遗憾,42类商标只有3类属于Google公司,其他类别都被人抢注了,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林肯车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申请注册了google商标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商品类别。福州的一注册者一人就申请注册了3类google商标(保险类、酒类、食品类)。这些商标大多是2004年-2006年之间申请注册的。
Google商标的保护尚且如果,“谷歌”商标的保护又如何呢?
查询商标数据库,得到的结果与Google商标大体相同,Google公司多多法务及软件等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类别,其余类别旁落他手。先前注册了3个类别google商标的福州注册者再一次出手,申请注册了9个类别的谷歌商标。查询商标注册时间发现,福州注册者的几个“谷歌”商标注册的时间都比Google公司晚了几个月。大家多多法务站,注册的几个商标很是吓人:
(这个域名和恒安集团的那个域名只是后缀不同,不知道多少钱才会卖)。
Google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是一般的薄弱,本人一直都没想明白Google公司注册“谷歌”商标时为什么不能吸取“Google”商标的教训,把42个类别的商标全都注下来,不是更省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