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京东因“双十一”商标battle,甚至开了副本“战场”,为“双十季”系列商标互掐。
自2014年10月17日开始,京东就开始申请“双十季”,并且陆续申请多个类别,虽然这批商标少不了被异议,但最终都注册成功了。阿里巴巴不高兴了,于是对这批商标提出无效宣告申请。
阿里巴巴认为:京东申请的这批商标和其申请的“双十一”系列商标构成使用在类似商品和服务上的近似。现如今,“双11”、“双十一”系列商标经过阿里巴巴的大量使用和宣传,具有了极高的知名度。京东申请“双十季”系列商标是对自己的“双十一”系列商标的摹仿,故意让相关公众混淆、误认。
京东认为:一方面,“双十季”系列商标和“双十一”系列商标并未构成近似,另一方面,“双十一”本来并非阿里巴巴独创,并且缺乏显著性,经使用已经成为零售业的通用名称。潜台词就是,“双十一”的权属还未定呢,可别用“双十一”商标来举证“双十季”商标近似。
商评委认为:“双十季”和“双11”、“双十一”,双方商标含义区别明显,不构成近似商标,故不存在混淆、误认的情况。最终,京东申请的“双十季”系列商标都被维持注册,阿里巴巴的算盘落空。
“双十一”商标争夺几时休
不止是“双十季”商标,阿里巴巴和京东关于“双十一”商标大战还没完结呢!
双十一本是光棍节,在2009年,天猫首次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并获得了热烈反响,此后每年的“双十一”就成为了天猫、京东等电商的全民促销节。
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向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注册完还不算完,如何让大家都知道自己使用双十一的合法合理,酝酿了一段时间,在2014年“双11大战”前夕,阿里巴巴突然宣布已经成功注册了“双十一”商标,拉开了“双十一”商标争夺的序幕。
时至今日,双方依然就“双十一”商标在battle。阿里巴巴还继续在补充申请“双十一”相关的商标,包括“双11狂欢节”、“双11多多法务购狂欢节”、“双十二”、“双12”等商标。而京东也不甘示弱,尽管阿里巴巴一直在阻挠,京东还是保留住了“京东双十一”、“京东双11”等商标。
618商标为何注册不成功?
京东创立于1998年6月18日,于是每年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在店庆月会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销活动,久而久之,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参与进来。
京东申请注册了大批“618”商标,但京东的注册并非唯一,也并非最早。于是一大波“618”商标被驳回,这些在先注册的商标都来自不同的申请人。最终,由于京东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申请商标经使用已产生与引证商标相区别的显著特征。在驳回复审中,商评委依旧驳回京东的注册申请。
电商竞争愈演愈烈,一年四季可不能只有双十一、双十二、618,所以一个个主题不断冒头,各家使出浑身解数为这些活动不断造势的同时,背地里的商标battle也仍旧在继续。
阿里巴巴与京东商标争夺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利益争夺。知识产权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此提醒各位经营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做好知识产权长期规划,唯有抢占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class="back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