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涌现出来,长安、嘉陵、建设、隆鑫、宗申、力帆等汽摩名牌,已经成为重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软实力积累的现实标志。这一成就的背后,除了重庆企业努力创新外,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促进,特别是重庆名牌战略的大力实施。
前不久,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全市工商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育企业,不断开拓市场,狠抓品牌发展,打造“企业重庆”、“市场重庆”、“品牌重庆”,使重庆真正成为西部的经济高地。黄市长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助推品牌重庆发展的号角。
“十一五”期间,
重庆市商标品牌数量显著提升,,增长了近4倍;中国驰名商标从13件增至40件,增长了3倍;重庆市著名商标从258件增至635件,;地理标志从1件增至38件,增长了38倍。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品牌就是“市宝”、“国宝”和“无价之宝”,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是企业的信誉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人们对品牌意识的渐次提高以及重庆名牌战略的实施,质量兴市也逐渐上升到品牌兴市的层次。按照“区县知名、全市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市和各区县相继成立了政府级的品牌牌战略领导小组,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对于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在融资贷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广告宣传、科技立项、新产品开发等诸多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把品牌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用不断创新的管理促使品牌经济生根发芽。为鼓励企业树立创品牌意识,大部分区县还制定并实施了适应市场竞争的品牌培育和发展规划,每年都要安排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品牌战略实施,驰名、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培育发展,品牌基地建设、品牌宣传培训、品牌维权保护、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同时,对获得中国驰名品牌和重庆著名品牌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到10万元的资金奖励。并且政府优先采购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
在重庆获得的4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汽摩及相关品牌最多,这与重庆工业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紧密相关。当产业集群上升到品牌的层面后,就形成了区域品牌。如“山城啤酒”、“龙湖地产”、“涪陵榨菜”、“江津米花糖”等。区域品牌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品牌战略的大力实施必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可观的效益。
在重庆实施名牌战略的带动下,各企业也积极加入到品牌兴企的活动中,积极发挥自主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不断增强名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质量为核心,努力争创名牌产品。有的企业提出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产品质量;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企业品牌”。很多企业走上了以质取胜、品牌兴企的发展道路。长安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0年,长安汽车请来世界顶级的公司对企业品牌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品牌战略。以企业品牌为统领、乘用车品牌为核心、商用车品牌为支撑、企业公益品牌为提升,长安汽车已初步构筑成一个互为依托、互相呼应、互补互利的品牌矩阵。如今,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产量排名世界第十三位、中国第一位。2010年“长安”品牌价值达到270亿元。
重庆制定了“十二五”品牌发展的宏伟蓝图,力争到2015年,实现重庆中国驰名商标达到70件以上;重庆制定了“十二五”品牌发展的宏伟蓝图,力争到2015年,实现重庆中国驰名商标达到70件以上;重庆著名商标总量达到900件以上;培育20个以上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品牌基地。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重庆品牌火起来,创造出更多的重庆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助推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