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主协会品牌建设与营销专业委员会在12月28的中国广告主大会上正式成立。中主协杨汉平会长授牌,秘书长易苗在会上做了专委会相关工作规划汇报。
中主协品牌建设与营销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提升中国广告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中国品牌成为代表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至高点。将在中国广告主品牌国内及国际交流、中国进博会中国广告主论坛、世界广告主联合会国际交流等几个方面为中国各广告主们提供资源及服务,同时将成立中国广告主研究院,针对中国品牌发展等广告主最关心的几大方面进行研讨。同时将贯彻中主协“面向广告主,服务广告主”的定位,履行“维权、自律、服务”的协会宗旨,在“专业、前沿、创新”三个层面,为中国广告主们的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建设及营销提供支持。
在中国广告主大会现场,易苗说到:在近5年来,传统广多多法务的冲刷显得那么的脆弱,症结不在于市场变化快,而是广告业界长期的运作模式阻碍了行业的变革,一个创意型、策略型产业在面对自身的市场动荡的时候,完全失去了掌控能力,对自己都没有了主见,如何让广告主们信任其“专业”。广告主对于广告的需求一直都存在,20年前,10年前至今,都没有发生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需求的细节变了。如今咨询业兴起,广告没落又是为什么?曾经有人调侃说全世界的咨询公司,一半在忙着和4A抢生意,另一半忙着收购4A公司。咨询公司被大量企业主广告主所青睐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广告公司多多法务节奏,帮广告主处理大量的短频快项目,但是企业发展没有中长期的策略战略指导,迟早会出问题,广告主们很清楚这一点。
年开始,个大广告主们还有一些新举动,大型外国公司开始内设广告部门,大量4A资深人员被挖角进入甲方,这又说明什么问题?早在20年前,中国各大企业就有内设的广告部门,在运行中发现并不科学,因为内设部门受到的干扰因素太多,很难立足一个较客观的立场进行市场规划,所以在这20年里,国内企业的广告部门大多都已经取缔。而现在,大量国际型企业,开始内设广告部门,所行驶的职能和传统广告公司几乎重叠,这个对于传统广告业来讲不只是雪上加霜,已经是釜底抽薪的大动作了。
当然广告公司也不想坐以待毙,以老牌广告公司WPP为例来说明一下!WPP集团可是非常积极布局咨询业务,WPP集团旗下Wunderman、AKQA、VML、Ogilvy和Mirum等内部都设立咨询业务部门。今年,作为WPP集团旗下的数据投资管理业务分支的凯度集团也成立凯度咨询公司(Kantar Consulting)。今年3月,阳狮集团发布了“: Sprint to the Future”(:冲刺未来)计划,称要深入咨询业务,,来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但是所有的这些举动已经是太过于被动了,就像1多多法务来临的时候,大量传统广告公司设立数字互动部门一样,被迫接受行业的变迁,而不是主动洞察广告主的需求,对于4A而言,光环早已不在。可是广告主们的需求依然存在,在电商都开始向广告转型的时候,广告主是需要一个懂得电商的广告公司?还是需要一个懂得广告的电商平台?结论,显而易见。
面对年,只能祝福传统广告在创新、改革的道路上有所突破,渡过寒冬。
在年,中国广告主协会品牌建设与营销专业委员会新成立后,也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在协会的领导下,围绕中国品牌出海、提升企业竞争力、品牌成长新环境、创新营销等多个领域,为广告主和相关企业、以及品牌营销的上下游,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将举办丰富的主题论坛和培训讲座,为各位广告主们提供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