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今天公布,2018年全国海关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4.97万次,同比增长146.03%。从案件查获来看,仍以商标侵权案为主,邮递渠道查获批次数量有所上升。
据海关统计,2018年,全国海关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4.97万次,实际扣留进出境侵权嫌疑货物4.72万批,同比增长146.03%,涉及货物2480.02万件。
从查获的侵权案件类型来看,侵犯商标专用权货物为主,专利权执法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海关查获的侵权嫌疑货物涉及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奥林匹克标志和世界博览会标志等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其中扣留涉嫌侵犯商标权的货物高达2398.19余万件,占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总数的96.70%。扣留涉嫌侵犯专利权货物61.98万件,价值人民币6170.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77%和60.48%。
2018年,全国海关在货运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745批次,其中采取依职权保护措施1692批次,约占货运渠道扣留总批次数的96.96%,涉及侵权嫌疑货物1980.27万余件,约占货运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总数的99.07%;依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53批次,约占货运渠道扣留总批次数的3.04%,涉及侵权嫌疑货物471.37万余件,约占货运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总量的0.93%。
全国海关共在行邮渠道查扣侵权嫌疑货物4.55万批次,同比增长156.33%,涉案侵权嫌疑货物数量28.37万件。每批次查获侵权货物件数由2017年的49.7件/批,降低为6.23件/批,这一情况与跨境电商渠道化整为零销售侵权货物的上升态势相符。
同时,进口环节查获侵权案件增长明显,但侵权货物的查发仍集中在出口环节。全国海关共在出口环节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72全国海关共在出口环节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720批,占货运渠道全部扣留批次的98.57%,扣留侵权嫌疑货物2439.13万件,约占全部扣留货物数量的99.48%;进口环节共扣留侵权嫌疑货物25批,占货运渠道全部扣留批次的1.43%。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