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福建去年全国卷高考分数低的原因。
福建高考自主命题较为简单
福建考试在16年之前都是自主出题的。作为福建人,我是15年高考的,虽然没有经历全国卷,但也是福建最后一批自主出题的考生了。
高三时做过其他省份的卷子。不可否认的是,福建的卷子比起江苏,浙江等地来说的确偏简单一些。但是比起北京和海南卷来说难度还是有的。
如果江苏的高考试卷难度是五颗星,那么我认为福建的高考试卷难度是三点五颗星。
因此,更换为全国卷时,由于某些知识点的不重合以及初次经历全国卷的压力,以及面对试卷难度的不同,使得许多考生发挥得不是很好。
福建考生数量少,录取人数多
这里就要讲到高考划线的问题了,高考划一本线并不是按照人为主观给出的分数,而是按人数比例给的线。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如我省考生有10万人,预计一本调档线为2万人,那么将所有考生的分数由高到低排名,第两万名考生的分数若为450分,那么此次一本线分数为450分。
当然,调档不代表录取。一般来说,若我省所要的考生人数为两万人,那么一般会划到两万多一点的人数,这里的比例则以地方高考政策为准。
这里说到福建,福建报考考生数是逐年降低的,而面对我省的招生人数却是逐年增加的。竞争对手少了,招生所要的人却变多了,福建的分数线自然也就低了。
至于福建考生为何减少,我的看法是
1.福建有许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对学历并不是那么看重
2.别的地区不敢妄言,但我所在的闽南地区,很多身边的同学选择去菲律宾等地发展或出国留学,也流失了部分生源。
3.福建的春季招生已经提前录取了一小部分的考生。
(春季招生类似于提前高考,但主要不同是一本院校招生数很少,主要是二本院校和大专院校。主要是给一些不能考到本科学校的学生一个“提前过独木桥”的机会。)
教育资源对福建是否有倾斜?
我认为客观上的确是有的,但是这不代表福建考生素质不高。教育公平的确还没有完全的实现,但它也不断在调整。
高考移民有意义吗?
在这里我可以负责的说,一小批人一开始可能可以获益,但是若是移民的人数多了,那么分数线只会被动拉高。
这种钻高考漏洞的行为未必是好事,所要承担的后果也要考虑清楚。
其实福建高考移民的现象和北京学区房,北京户口的本质也是一致的。
不是闽人小孩比人笨,也不是小孩的错。而是闽省教育管理和投入真远不如它省,前些年人家省在紧抓学习.闽省却在抓教育减负当作政绩。好了,一比较.远不如它省考试机器人,我们读5天人家读7天,节假日我们不准上课.人家再补。学习方式.平台.理念.条件.本来就不同。移民来闽高考,优势立现。这对福建省的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应该在本省内读三年同一个环境下考才公平。
如果以高考来衡量教育质量就会把教育带入岐途,教育是长久的功德事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并不是教育行政领导的政绩评比。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教育不公平的根源。要彻底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就必须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教育发展要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很多城市都在推行小班化,一个班30人,我儿子班上50多,上课吵的后排都听不清楚。夏天电风扇经常坏,别人都是有空调的教室。老师不许加班补课,几年前的奖教金都没收,老师没干劲,总体教育环境差,伟大的海西福建,第一批改革开放的省,没投入就没产出啊。
教育不公(特别一本率分配不公)是违法,在违法的基础上讨论移 民和法与违法无意义。但愿大学宽进严出,一本指标公平分配,人员流向哪里,一本指标率都根据报考人数确定,且一本率数都一样,那时,很多不需要的就不移民了!
福建省近几年提倡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高考大省如何能比?很多省份已有足够经验对付高考全国卷,他们的教材也与全国卷相匹配,而福建呢?用的是最浅的教材!!让他们这些投机的高考机器移民会埋了多少真正的福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