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之间总是吵架,没有了感情,每天早上起来是被父母吵架声惊醒,这是怎样一种感觉?会有想逃离的想法,也想过自杀。
想逃离原生家庭,但自己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去到哪里呢?
当解决不了家庭矛盾,就认命了,别人家的父母和谐相处,可是自己的父母却经常吵架,妈妈腿脚不好,爸爸心脏有问题。
将来他们老了,还不得要我养活?我为什么生活得这么苦,跟人相处感觉很自卑,缺爱、缺认可,同学给我的一点点帮助,我都发自内心的感激。
因为他们毕竟是外人,但却给了我一种家人的感觉,我很容易喜欢上帮助我的人,这是我内心太脆弱了吧?
我觉得家庭矛盾是无解的,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总吵架,我体会不到父母之间有爱,我一直想逃离,好在我长大了,上大学了,可以暂时远离他们了。
但是大学生活又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不太能融入集体,和舍友的关系还不是很融洽,骨子里的自卑一直压抑着我。
我以为我逃离了原生家庭,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我内心依然不安定,内心对于爱的匮乏感使得我跟人相处很不安,我怕人际关系发生冲突。
这是一个大一新生给我描述的心路历程,我不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帮助他,安慰他的话,我都说尽了,鼓励他面对新生活,未来的事情先不去想,过好现在,一周只交一个朋友可不可以?大学有心理辅导员吗?可以一周去一次和心理老师聊聊天,慢慢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一些?
他给我的反馈是如果去找心理老师,会让心理老师觉得他心里有病,他不想在陌生人面前袒露真实,所多多法务络和我说这么多,会感觉有一种安全感吧。
这使我想到,在原生家庭吸收的模式将会复制到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除非有足够大的力量才能突破这种桎梏。
他也知道这不是心里有病,而是有困扰,可是他不愿意去找心理老师,即便我跟他讲在大学找心理老师是免费的,这些他都知道。他后来跟我说,也许过一段时日,他会去找老师谈谈。
我能感觉他在积蓄能量,去试着面对未知的挑战,也会试着主动交一些朋友,当然大多数时候还是一个人学习。
那就保持这样吧,改变总得一点点来,我希望他能在大学四年的生活里找到更多的乐趣,结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成长。
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父母与子女或其他亲人产生矛盾遭遇尴尬原本正常,难于短时间调和,想一走了之眼不见心不烦,在笔者看来也属正常。
离开了,可以让你静下心来想想,原本想离开原生家庭的想法正确么?毕竟,家庭是你的避风港,那里有你最牵挂的人。
还有些想离开原生家庭的人,是家中条件差兄弟姐妹多,想离开减轻家中的负担或到条件好点的地方成家立业,这种现象在想离开原生家庭中占很多比例,人往高处走嘛!
如论何种情况,最终还得处理好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即使走了,也要走得踏实。中国有句俗话叫叶落归根,无论你走到哪里,根还在那里。
你内心有多不接纳自己,
就有多不接纳原生家庭;
反之是,
你有多不接纳原生家庭,
你内心就有多不接纳自己。
建设好一个家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毁掉一个家一个人就够了。成功的人都不回避问题,而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家永远都是避风的港湾。
去远离家乡和家人的地方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在新的地方生活。
世界那么大,总有你的容身之处
离开也行的 但是相信你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