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名字是因烟台山而来的,先说一下烟台山名字的由来
烟台早些时候没有名字。古代为荒丘,烟台山那时也没有名字,三面环海海拔高度为53米,因为在北海岸,所以当地的人叫“北山”
明朝年间(1398年)倭寇横行,为了防止这些可恶的倭寇在奇山北坡修建了守御城,同时在北山修建了“熨斗墩”通俗名称“狼烟墩台”,假如看到敌人来了白天立马升烟晚上则举火把。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叫“烟台山”了。清朝时候(1866年)烟台山的西边修建了码头,东海关则在熨斗墩建立了旗杆和灯楼用来指挥来往船只。这个时候的烟台山又叫“拉旗山”。
灯塔的下面东边位置有一块石头叫“燕台石”,这块石头如今还在烟台山内。那个时候每年春天八九时节很多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在这里栖息繁衍,所以这个时候又叫“燕台山”19世纪以上各个名字(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烟台山)都混在一起称呼还没有统一名称。
到1905年烟台山上修建了灯塔,这个时候灯塔命名就直接用了“烟台山灯塔”这个名字。随着政府也联系各个名字,满满的其他名字就淡化了。
20世纪30年代(1930年左右)名称就逐渐都叫烟台山了,也成为了烟台的标志。
再来说一下烟台名字由来
1908年的时候清朝政府把如今的广东街以西,海防营以东,所城里以北,海岸以南的范围改为原福山县所管辖的芝罘区、烟台区,这是第一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
1913年的时候烟台区改为烟台特别区,又叫“烟台警察特别区”,1945年8月24烟台解放!成立烟台人民政府。这个时候就完全叫烟台了。烟台名字的由来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烟台的名字由来是以烟台山得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为了预防倭寇侵袭,在烟台设立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芝罘烟台山上建设狼烟墩台,也叫烽火台。
发现敌情后,以白天升烟,晚上举火为报警信号,所以简称为烟台。
烟台山和烟台都是以此得名!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得名。
烟台这名最好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