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天气气候与大同相似,与山西其他中南部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地理位置决定了朔州市是寒冷半干旱地区。朔州市位于大同盆地西南端,而大同盆地市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的地方。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在这里汇聚,同时朔州背后又有雁门关等高山阻挡,冷空气持久不断,所以这里的冬季非常寒冷。到了每年春季,又容易形成大风天气,风力资源比较丰富。
其次,一年当中,朔州最好的天气就是夏季。由于海拔较高,日照时间较长,但气温并不算高。偶尔又高温天气,但一般温差都比较大。一天当中,最多在午后两三个小时出现炎热天气,但到傍晚,气温就会很快下降,非常适合散步游玩。,午后由于天气炎热,非常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几乎每天午后都会有阵雨。
最后,朔州是塞外,气候肯定不怎么样。
山西朔州的气候总体来说气候凉爽,夏天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较低。那里的冬天很冷,零下20多度,夏天比较凉爽,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基本上属于工业城市,因为当地的煤矿比较多而且电厂也比较多。
朔州位于山西北部,地处雁门关外,大同以南。市西、北、南三面环山,中为平地,总面积5737平方公里,人口125万,境内山地与丘陵为总面积的23%,其余为平川。朔州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为2.02亿立方米。 朔州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30天,年降水量423毫米。春季增温较快,夏季降雨较多,秋季天高气爽,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朔州的气候虽然普遍较低,但是也有其好处,朔州的生态秀美,畜牧发达。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也是全省晋西北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区。至“十一五”期末,全市营造林面积达到42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6.6%;森林蓄积量4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8.02%,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市”。彰显新时期朔州人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矢志不渝改善生态的“右玉精神”走出朔州、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奶牛存栏占全省总量的1/2,鲜奶产量占全省的62%,乳品业在全省形成一强;每年出栏肉羊100万只左右,是全国重要的肉羊养殖基地。
"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是说朔州风沙多而大;",春雨贵如油,三伏渴死牛"是说朔州年降雨量少,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不但降水少就连朔州北部山沟里有水的也少,到处可见白光光的石灰石,由于干旱昼夜温差大,熟典型的半干气侯。平川地区可打井浇地,北部山区人畜吃水都很困难,有的山村靠旱井收集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