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因龙游县城西南有一山,名唤曰“至乐山”,而将龙游县改为乐山县!
1935年,四川省设立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乐山县!
1950年,设立乐山专区,驻乐山县!
......
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市合并成立乐山市(县级市)!
1985年,撤地建市,乐山地区改称为乐山市(地级市),乐山市(县级市)改为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和金口河区!
假如1950年设立嘉州专区,最为适宜,1985年撤地建市,设立的是嘉州市(地级市)和乐山区(县级区)了!
如今也不必为了改名而劳神费力了!
在中国的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四千七百年前发生一场洪水,淹没整个中国,人民疲惫不堪,于是有一个人被推荐去治水,未成功而被杀,接着他的儿子接着去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当他们在乐山这个地方疏通水道成功后,看到三水汇流,洪水不再肆虐,此诚是一件乐事,就名此地为乐山,为了镇住水魔,需要一尊水神,于是召集工匠雕刻出一巨型摩崖石像。世事沧桑,又几千年过去了,当年的石像被草木遮蔽,逐渐被遗忘,到了唐朝,有个和尚发现了,加以修葺,并在其头上加以改造成和尚头型,并称之为乐山大佛,佛者,弥勒佛,但是其坐姿,面相是无法改变的,也没有那个弥勒佛是这种双手扶膝盖正襟危坐样子,此像乃大禹真身像。
乐山历史悠久,远在3000多年前的巴蜀时代,曾是蜀王开明部族的故都。公元前四世纪秦灭巴蜀,乐山隶属于蜀郡,因解放前的乐山在成都的南面,故定名南安。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北周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隋朝隋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唐复嘉州,眉州。
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元代改为嘉定路;明代改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废州府,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乐山专员公署。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1985年改乐山地区为乐山市,
乐山,是与风水有关的,有很多证据。说是因对岸有至乐山而命名,这纯属牵强附会!至于我们市中区这个名称,简直就是大煞风景,不晓得是哪个没脑袋的人拍板取的?一座文化名城,居然取个没有一点文化的市中区名称!早就该取名“嘉州区”了。宋.邵博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也”,范致能曰:“天下山水窟二:一曰嘉定,一曰桂林”。苏东坡诗曰:“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嘉定大绸,名享海内外。嘉州嘉定,今之乐山也!
乐山在解放前叫嘉定,你可知道∩
乐山地名取自: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有历史考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