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没有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巴中不会发生地震。”这是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勘察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新俊在巴中市委党校培训班专题讲座上发表这一言论的。5月20日,巴中籍地震地质专家张新俊应邀为全市党校学员进行了地震讲座,并回答了学员的提问。
巴中不会发生地震
“近日发生余震”为预警并非预报
张工反复强调,19日发布的“汶川震区很有可能发生6-7级余震”为预警信息,并非“预报”。这一预警发布背景首先是根据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些信息必须让公众知道;二是鉴于实际的震情,因为这一次地震震级最大,余震多,波及最广,根据历史地震的地震序列,例如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六天后发生大余震,唐山地震七天后大余震等,以此,有必要让地震区有准备、不慌张,起到预警作用。这并不是预报,并不表示一定要发生地震。
余震范围始终在龙门山断裂带
四川地震的发生类型都是“主震余震”型,即有一个主震,然后发生一些余震。其中,有一个最大余震。最大余震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哪里,主震是发生在哪个断裂带上,余震也一定是在这个断裂带上,这是有规律的。此次汶川大地震,是发生是龙门山断裂带上。那么所有余震的发生就会沿着这条断裂带。
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是在龙门山断裂带,这一狭长区域长约300公里,主要是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这一带,巴中未在余震区范围内。巴中没有发生地震,发生的振动是因为余震波及过来造成的影响。
1/2页
此次巴中烈度为6-7度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根据标准,V级烈度几乎所有人都有感觉,许多人被惊醒。不稳定的物件可能倾覆。摆钟可能停摆;VI级烈度所有的人都有感觉,很多人惊慌逃出屋外,走路摇晃。玻璃破碎,书籍从书架掉下,挂画从墙掉下,家具移动或翻倒。破坏轻微;VII级烈度站立困难,家具损坏,C类建筑物出现裂缝,D类建筑物毁坏。开车中的人可以察觉。此次巴中震感应为5-7级烈度。
根据地震带分布图,巴中地区不在强地震带上。不在地震带上只可以说明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山多不一定会有大地震。
汶川地震及系列余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是由于断裂带构造上的运动产生的,巴中、成都、南充等地位于断裂带以外,不会发生地震。
巴中基本上属于无震地区,即没有5级以上地震直接发生在巴中地区,在其北部的大巴山发生最大的地震级也就四级多,其东西和南面也是无震区。
据《巴中县志》记载,巴中历史上有四次波及的地震记录,首先巴中自古以来没有直接的造成巨大危害的地震历史记载。其次,巴中西部的龙门山的西部属于南北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巴中仅受波及而已,巴中位于龙门山南北地震带南部,属水平岩层地区,一般不会发生地震;其三,巴中既不在地震断裂带上,也远离汶川地震的断裂带。巴中地层呈水平状态,构造平缓,没有大的断裂结构。在南江境内靠陕西边界,有一小块断裂构成,属于矿产征兆;还有一种旋纽式构造地质,由系列褶皱和短的断裂构成,这是一种有油气象征的地质构造。
只有北川在地震带边缘,所以巴中不在地震带。从地质条件和多方面原因分析,巴中境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几率都特别小。
同时,巴中并不位于传统的地震带内,地质结构稳定,发生破坏性强震和被境外地震波及的可能性非常小。
省地震局还专门在巴城附近建设了地磁背景GNS观测站,对巴城的地质运动进行实时观测,并多多法务联网运行,所以在巴中居住的人不要太担心地震的困扰。
巴中不属于地壳活动频繁区,而且也不属于版块与版块的连接地带.所以不会有频繁的地震,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