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农村有穷有富,然而决定村子发展、穷富的原因主要是村子的地理位置和支柱产业。
昭通市辖十县一区,除水富县外其余九县一区皆为国家级贫困县或省级贫困县,昭通的市情就已经表明了昭通的农村绝大多数都是贫困的。
昭通产业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收入也主要靠种植粮食,因为昭通属于高原地区,土地不平整,所以农民种植粮食也仅能满足温饱,很难靠其脱贫致富。十八大以来,昭通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委市政府鼓励农民开展第三产业脱贫致富,如苹果种植、天麻种植,以及畜牧业。中央村村通公路文件下达后,昭通各个村子之间互通的公路基本上已经全部硬化,很难再见到那种这里一个泥坑,那里一个水塘的土路,这是昭通农村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
昭通的农村也富裕的村子,如1、城郊的村子,靠近城市做生意方便,所以比较富裕。2、第三产业开展的村子,昭阳区第一批种植苹果的村子及彝良第一批种植天麻的村子。3、因国家脱贫致富政策而富裕的村子,如镇雄县乐利村,县委书记挂点脱贫致富的村子。
昭通农村的人们虽然穷但大多数性格都挺朴实,但昭通人解决事情很大部分喜欢动手不动口。因为昭通农村20世纪出生的人中辍学的人比较多,也造成了昭通人中有部分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昭通的农村还有许多未开发或者未发现的美景(如镇雄五德天坑直到去年才被广大人群知晓),希望更多的人前去旅游和投资。
嗯!就是你看到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