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针对提问,信之源律师为您作出以下解答:
首先,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不同的阶段有权向有权决定的机关申请: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检察院)。
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
3、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其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再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同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只能使用一个。如果没被批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最后,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属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情形的除外。
不同的人书写的取保候审申请书产生的效果不同,如申请书中含有偶犯、悔改表现、是否有固定职业等事项,批准的可能性会大。所以,建议您预约信之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取保候审的成功率。
1、申请。
申请主体: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准备的材料: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申请人是律师的需出具授权委托书;
取保候审申请书。
2、受理。
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公安机关,检察院自侦案件(如贪污受贿案)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检察院;
审查起诉阶段受理机关为检察院;
审判阶段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
3、审查。
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使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4、执行。
不论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检察院还是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
谢谢邀请。取保候审是涉嫌刑事犯罪并立案查证有犯罪事实后的强制措施一种,期限为取保候审次日起算十二个月。一般在这几个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第一被侦查机关执行逮捕后的侦查阶段。第二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第三起诉至法院后判决之前。第一阶段就叫取保候审申请,可以把申请书及申请的佐证材料送(就是你申请取保候审总得有理由比如身患疾病,得有相关病历佐证)到侦查机关。第二阶段叫羁押必要性审查,材料交检察院公诉或者监所。第三将材料叫法院刑庭。一般材料收到以后,次日起三日内,改不改变强制措施都回给予答复。申请人可以是嫌疑人本人,也可以是嫌疑人亲属。(以上供参考,具体记不太清了,如说错了,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