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河互联就腾讯、阿里巴巴旗下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扫码支付,侵权其“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将两家企业共同告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该案将于10月26日开庭审理。
二维码是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的一大里程牌,曾被外国人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大到网络购物、在线阅读、线下店铺支付,小到街边的小摊贩,他们都会挂上一张独具特色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供消费者快捷支付。正因如此二维码为普通群众、商家、企业带来了无尽的便捷、方便,同样为商家、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与盈利。可殊不知就是这样子的一张张独具特色、便民利民的二维码图片,全都是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据悉该项专利是由银河互联与卓望信息技术(背景)在2006年共同申请所得,是一项关于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涉及现在普通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技术。银河互联称,此次对腾讯、阿里巴巴发起诉讼是因为其专利权没有得到尊重,遭到他人任意使用,对此表示深深的不满。
据悉此次并非是银河互联与腾讯首次专利诉讼战。早在去年7月份,腾讯就银河互联一项关于“二维码与标志(logo)合并并提供读取及识别的功能”专利技术提出无效的申请,最终顺利地将该专利无效掉。据了解该专利是银河互联在2006年申请的专利,于2010年正式授权,去年7月份腾讯以该项专利技术不具备创造性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申请,最终复审委员会采取了腾讯的意见判决该项专利无效。对此银河互联与腾讯的“仇恨”开始拉伸直至今日。对此银河互联表示此番大动作对腾讯、阿里巴巴发起诉讼,原因其一在于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其二在于希望通过此次行动引起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全行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与尊重。
此外多多法务商城了解到银河互联早在2005年便开始对二维码的技术研发进行专利布局,并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率先在中国推出手机二维码应用,所采取的专利技术亦是“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
综上在这次二维码的专利诉讼战中,银河互联率先对移动支付领域两大巨头发起攻击,其一大支撑点在于银河互联的专利技术已构成了全球应用最广泛的QR二维码的前置专利,银河互联现已站在此场专利诉讼战的制高点。但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其意义更多地在于呼吁现代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并在适当的时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