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从国企员工,到服装店小老板,再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做专业的代理商。
1988年,陈明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吃惊的决定:离开工作了两年的化工厂,“下海”开服装店。
开始, 陈明在江汉路上一个不太繁华的路段开了一家20多平方米的服装店,做起了小老板。
没有开店经验,缺少周转的资金,但好在当时的服装生意还比较好做,不过,陈明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看服装的好眼光,而且肯吃苦,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陈明看来,顾客买衣服就是要买特别的、要和别人不一样的款式,服装店应该要靠特色吸引人。
经营一年多,陈明对服装流行趋势的把握、对顾客心理的把握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1990年底,隔壁的两家服装店因经营不善关门,陈明乘机盘下了这两个店面,经营面积一下子扩大到80多平方米。她选了3个服装品牌,从精品店转型到开专卖店。
但是在1993年渐渐冷了下来。陈明的服装店到傍晚以后几乎就没什么生意了,勉强支撑了几个月,她决定放弃服装店,重新找出路。
走南闯北的陈明也渐渐意识到,商场这一销售渠道的无限潜力。拿着开服装店的积蓄,她注册了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决定做品牌代理商,到商场做生意。
1993年9月,陈明成功地把自己代理的一个羊毛衫品牌带入了武商。当时,陈明代理的是一个来自上海的羊毛衫品牌,主要面向中层消费者,走平价路线,以量取胜,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服装商日渐看重商场这一销售渠道,每年换季进场时服装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一些销售额不高的服装品牌往往会在第二年的8月被商场拒之门外。
1998年,陈明已经成功代理了两个羊毛衫品牌,虽然每年的销售业绩很不错,但因品牌知名度不高,总是在进场时受到大品牌的排挤。
1999年,陈明看到了一个机会。由于武汉代理商经营不善,上海老羊毛衫品牌恒源祥撤去了其代理权。
经过朋友介绍,陈明终于辗转和恒源祥公司接上了头,但由于前两任武汉市场代理商都未做出成绩,对方对新的代理商十分挑剔,并声称“宁愿放弃武汉市场,也不愿做砸了牌子”。
经过努力,2000年8月,陈明顺利将该品牌的羊毛衫送入各大商场。一年后,陈明顺利完成了销售任务。
如今,她又争取到了该品牌羊绒衫等产品的代理权,多多法务点已发展到50多个。
陈明相信,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未来羊绒衫会有更大的市场。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