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从国企员工,到服装店小老板,再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做专业的代理商。说起创业经历,陈明有无限感慨。
在1988年,20岁的陈明离开工作了两年的化工厂,“下海”开服装店做起了小老板。没有开店经验,缺少周转的资金,但好在当时的服装生意还比较好做。
在那个时候,武汉不少小服装店的老板为图方便、贪便宜,都从汉正街进货。对此,陈明却有不一样的想法:顾客买衣服就是要买特别的、要和别人不一样的款式,服装店应该要靠特色吸引人。于是,她在多个批发市场里一家一家地看款式、挑服装。
经营了一年多,陈明对服装流行趋势的把握、对顾客心理的把握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1990年底,陈明盘下了两个店面,经营面积一下子扩大到80多平方米。她重新装修了店面,请了店员,开始把眼光瞄准品牌代理。
经过市场调查,她选了3个服装品牌,从精品店转型到开专卖店。铺面大了,又是品牌经营,生意很快火了起来。陈明的第一笔财富渐渐丰厚。
但是在1993年渐渐冷了下来。由于步行街夜市开街,每天下午4时多,在夜市摆摊的小贩就开始在陈明的店门口安营扎寨。受此影响,陈明的服装店勉强支撑了几个月,她决定放弃服装店,重新找出路。
走南闯北的陈明意识到,商场这一销售渠道的无限潜力。拿着开服装店的积蓄,她注册了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决定做品牌代理商,到商场做生意。
1993年9月,陈明成功地把自己代理的一个羊毛衫品牌带入了武商。当时,羊毛衫的概念在国内兴起没多久,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那一年她很轻松地完成了厂方的销售任务。
1998年,陈明已经成功代理了两个羊毛衫品牌,虽然每年的销售业绩很不错,但因品牌知名度不高,总是在进场时受到大品牌的排挤。
直到1999年,由于武汉代理商经营不善,上海老羊毛衫品牌恒源祥撤去了其代理权,经过朋友介绍,她争取到了一年的代理协议。
2000年8月,陈明顺利将该品牌的羊毛衫送入各大商场。在做展厅时,陈明一改先前的做法,投入一大笔装修费用。
开业后柜台宽阔的空间、漂亮的装修,加上品牌效应,顾客络绎不绝,销售状况非常好。一年后,陈明顺利完成了销售任务。
之后,她又争取到了该品牌羊绒衫等产品的代理权,多多法务点已发展到50多个。
谈到未来发展,陈明打算开一家综合性的旗舰店,将品牌内的各种商品集合陈列,她相信,未来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