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天津房地产野史

天津房地产野史

2019-10-22 17:40:43

2019年的天津楼市,春天之后便是冬天。
江湖纷争,大浪淘沙。如果有房企退出天津市场,或者说哪位地产大咖挥师南下,我将毫不犹豫地送上理解、叹息和祝福。地产战局急转直下,正所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冥冥之中,当下的一切,不过是历史的周期性重复。
我们何妨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
于是,这就有了《天津房地产野史》。
风起
1992年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
这个被载入史册的年份,从年初开始,就呈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这年1月,南巡悄然启动。
没有人能预知,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即将席卷全国。“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成了无人不知的街头标语。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同年政府投资达1.18万亿,规模空前,中国房地产第一波开发热浪袭来。
在一年间,仅海南一地便聚集了5600家房地产公司,经济的过快扩张甚至导致粮价上涨43%。
从2月份开始,北京市的新增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的速度激增,比过去增长了2-3倍。其中,从事房地产业的企业数目从1991年的3700家暴增4.5倍,年底达到17000家。
数据反映出的狂热更为直观。199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同期增长了117%,地方房地产投资普遍增长50%以上;土地方面,1992年土地供应量和面积分别是1991年及以前全国出让土地的3倍和11倍。
这一年,有个响彻中国的群体走入大众视野,他们被人称为“92派”。这是一群勇于从体制内出来闯荡的追梦人。
他们此前或在政府机构,或在科研院所,或在乡镇,或在厂矿工作,他们曾经的身份或是政府官员,或是知识分子,或是厂镇基层。受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离开赖以为生的体制生活,主动下海创业。
经过轰轰烈烈的下海潮洗礼,杨国强、许家印、冯仑、潘石屹、易小迪、张玉良、胡葆森等企业家逐渐闯出中国房地产发展之路。
这一年,一大批品牌房企应运而生。
碧桂园集团、雅居乐集团、保利地产、合生创展、绿地集团、建业地产、华发实业、宝能集团、金融街、北大资源、泰达股份等等……这些在中国笑傲地产江湖的房地产企业不约而同地在1992年登上历史舞台。
毫不例外,天津房地产行业的大幕也是从1992年正式拉开。
从第二次房改后,大批房地产公司不断涌现,仅天津经济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就多达33家,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出台2天后,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房产经营公司刊登了卖房广告,商品房对个人开始销售(带产权),川府新村、万新村、民权门、丁字沽丁双小区,走进了天津人的视野。
这一年,天津市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商品房出现,中国农房公司华北公司,优供宜兴北里商品房,欢迎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购买。
而天成房地产具有创意性的卖房广告也是在1992年4月出现,其中左下角有一句“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成功的预言了未来。
当时房地产市场并不火爆,甚至出现过有奖销售活动,最高奖励为一套双气独单,抽奖送房。
同年11月12日,滨江商厦开业。
在今后的天津房地产发展中,能看出碧桂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在天津打广告卖外地房产,试探天津市场,然后再进军天津房地产市场,此后被很多地产公司所沿用。
不过,本土房企中,在天津,最为典型的是泰达股份。
说起永泰,有个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
李德福
李德福自1978年至1982年2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得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于1982年2月至1993年2月在中央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工作。
李德福自1993年从商后,其所带领的公司积极响应天津市政府号召,率先介入天津市危改工程。
徐吉庆
,沧州人。
他发扬河北人的敬业、实干精神,从初期的10余人开始创业,自行开发项目主要包括坐落在河北区的米兰公寓、米兰家园;坐落在红桥区的米兰弘丽园、米兰水西园、米兰翠景;位于津南区的米兰阳光花园以及河东区的昆仑小区等项目。
1992年,在
李占通
如果你还不太了解,那么你一定有听说过亚洲十大超级豪宅之一、总价6000万/套起的美墅金岛,也就是曾经的梅江南零号岛,正是其旗下项目之一。
1992年,天津还迎来了万科。
天津万科成立于1992年。王石与他烙印下的万科自1992年进入天津以来,一直影响着这座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
正如《万客会》上形象地描述的那样:“在每一个属于天津万科的世界里,人们难以找到比美国小镇更北的镇,比水晶城更南的城,比东丽湖更东的湖,比假日风景更西的景”。
说到天津万科,有一个名字不应该被遗忘,他是
郭钧
1992年,任天津万科董事总经理,先后主持开发了天津万科中心、万科城市花园、万科花园新城、万科世贸广场及万科都市花园等项目;后历任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及天津万科董事长。
离开万科,郭钧的仕途逐渐走向暗淡,这里暂且不表。
来到1993年,故事同样精彩。
1993年,天津贻成房地产公司成立。1994年,开发建设海西路综合楼工程。1995年,开发建设三槐路住宅楼工程。1996年,开发建设跃进里综合楼工程。1997年,开发建设云舟街综合楼、富士山酒楼、西江里综合楼、远洋里住宅楼、中心北里花园小区工程。
而天津市房信集团则是1993年组建的市属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
先后开发建设了水上村、美湖里、地华里、北洋花园、奥林匹克村、翠湖温泉花园、宾泰公寓、佳怡智能社区、汇名公寓等住宅小区;投资兴建了天津港保税区金美大厦、金坤大厦和市内康岳大厦、金辉大厦、美都酒店等一批综合商贸写字楼;联合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率先在津开发了一批学生公寓,监理建设了天津体育中心、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等多项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津地产圈,有一个人的名字已打上深深的烙印,他是
孙宏斌
。在他的带领下,顺驰对于天津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198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孙宏斌来到联想集团工作,之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研读管理课程,1994年回国后,他创建了一个名叫顺驰的房产代理公司。
1996年,顺驰集团开始开发房地产,一度占到一级市场20%的市场份额,并逐渐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分支机构。
到1996年,顺驰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代理项目:
天津市安居工程“华苑”。
取得该项目的代理后,使得当时的顺驰从名气、实操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成功代理销售
“华苑”项目后,顺驰又获得了与“华苑”项目开发商华厦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重大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华苑”二期。
这次合作,使一直以代理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顺驰第一次真正进入到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行列。
而天津商业地产的发力则要追溯到1995年,浙江乐清人
马成喜
经过多年的努力,天津现代集团已成为一家商业地产综合发展商,经营内容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金融投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作为天津商业地产巨鳄,南京路沿线的天津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四季酒店、天津国金购物中心、天津伊势丹百货、天津乐宾百货、天津M PLAZA购物广场都是他家的产业。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天津的第一个房交会始于1993年的春天。
这届房交会上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近百家房地产企业参展,参展项目包括写字楼、工业厂房、仓库、居民住宅、公寓、别墅、餐馆饭店、度假村、娱乐中心等项目。
出生在山东的
袁其志
,1985年毕业于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国贸专业,后来到天津任教,其后又到天津国际展览中心任职。1993年5月,他策划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的第一届房地产交易会,也因此与房地产业结缘。
1997年,他成功运作了天津第一个危改项目“中裕园”小区,并获得了极大成功。
回首往事,1992年之前,天津楼市尚处于摸索阶段,而1992年,与全国其他重点城市同步,正式开启了天津房地产行业的元年。
这一年,泰达、永泰、长芦、天房、津东、大通、万科等已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回顾发现,天津最早的一批开发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本土房企,以泰达、天房为代表;二是外地房企进驻,比如万科。如今,两者均在行业内风生水起。
云涌
而到了1998年,是天津房地产行业另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开始,天津市住房开始进入一个货币化时代,保值、投资概念应运而生。
这一年的天津市房价平均水平为:2510元/平米。市区期房已经有4950元/平米出现,这在当时已经是豪宅了。
可以说,
1998年,天津房地产市场逐步崛起。
而1998年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很多平房拆迁,以及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最早一代开始筹备结婚事宜,房子成了很多百姓的刚需,加之买房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天津房地产市场愈发火爆。
那个年代,央企还没有扎堆进驻天津,顺驰可以说是最早在天津做房地产的企业之一。
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2年,顺驰天津开发了近30个项目。虽然孙宏斌没有赚到大笔利润,但给地产开发模式带来了巨大震动。孙宏斌带来的第一大震动是速度。他彻底打破了房地产平均开发周期18个月的惯例,一举缩短到7个月。
由此,顺驰名震津门。顺驰的一系列项目不仅带动了天津房地产业的发展,更造就了其自身的“黄金时代”。顺驰集团在天津开发了众多项目后,迅速崛起,成为天津地产界领头羊。2002年,顺驰集团就已占据天津房地产开发市场10%的市场份额。
顺驰的发展,可以说是天津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0年,顺驰实现了又一次的飞跃,在当年取得了天津梅江的一块土地开发权。和以往顺驰取得的合作开发用地不同的是,梅江地块是顺驰独自竞得,并且梅江的开发用地也是天津市土地出让方第一次实行公开招投标的竞地方式。顺驰也由此“蜕变”,由一个只是销售中低价位产品的房地产代理企业正式转型为开发商。
之后的6年,孙宏斌和他的顺驰在近乎“疯狂”的加速壮大,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消亡。
1999年,开发红磡国风园住宅项目、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红磡”商标,成为天津市第一个房地产注册商标。
2001年,开发梅江红磡玉水园、红磡香水园住宅项目。
马如仁
,25岁任天津市胜达工业公司副总经理,30岁创建仁爱公司。
2001年9月,天房发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成为天津市房地产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定名为“天房发展”。
先后参与投资建设天津站、中环线、燃气工程等一批市政府重点项目;
公司为了改善城市人民居住条件,积极参与旧城区危陋平房改造、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先后建成体院北、王顶堤、万新村、民权门、小海地、川府新村等大型居住区;
建设了丁字沽二段、圣德园、长寿里、台北花苑、吉利花园等一批危改项目;
建成了川北里、友谊公寓、欣苑公寓、瑞江花园、海景公寓等一批安居、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住宅工程。
建设了华富宫、吉利大厦、城建大厦、华昌大厦、云翔大厦、越秀大厦等一批公建项目。
2001年9月28日,天津贻成集团组建。在2013年胡润百富榜上,贻成集团的
付玉成、付玉刚兄弟
以7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排名第212位。
2001年7月,我爱我家天津公司成立。
2000年前后,天津出让了很多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这无疑为房地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而天津人对房屋的购买需求,也是在2000年前后逐步转变的。到了2000年前后,由于市区平房改造陆续完成,人们住进了楼房,才有了住新房的意识。
电闪
天津房地产市场的萌芽得益于天津城市建设、危陋平房改造、加快城市改造道路所带来的契机。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至2005年这十年间,天津市累计成片拆迁1974万平方米,拆迁户数达57万户。
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快速增长。商品房累计销售5970.6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7.1%;实现销售收入2176.81亿元,年均增长37.8%。
1995年前,天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缓慢,年投资额不足50亿元。
危改工程,给天津市房地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开发投资额逐年增加
,1998年突破100亿元,2003年的加快海河沿线开发政策,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促进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进一步增长,超过了200亿元。
可以说,
在2002年之后的几年间,由于房价大幅上涨,很多有原始资金积累的天津市民,开始购买房产进行投资,买房的目的不再仅用于居住。
确切来讲,
天津房地产热兴起于2003年下半年,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9月份,天津单月商品房成交面积首次突破100万平方米大关,达到113.9万平方米。
在随后的3个月里,天津单月商品房成交量均超过100万平方米。2003年,天津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达到10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4%,为历年最高。
天津房地产市场在2003年下半年爆发,一方面是国内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天津市场长期量变积累的结果。
2003年,天津拆迁规模较大,直接带动住宅需求增长。经过90年代末以来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品房逐渐成为房地产供应主体,改善型需求成为了需求的主体。
最具代表性的是,2003年,见证了天津600年历史的老城厢正式拆迁。
经过140多天的努力,共拆迁总面积1500亩,拆除各类房屋73万平方米,搬迁居民3万户,8万多居民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
而关于西广开的印象,也是从2003年春天开始逐渐转变的。当时,天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又恰逢“非典”肆虐,绝大多数地产项目都出现滞销,售楼处更是门可罗雀。
当年4月19日,在西广开,天江·格调空间开盘;然而在此前数天,就出现了超过300户购房者昼夜排队抢购的现象,创造了天津楼市的一大奇迹。一时间,成为业内、媒体、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
可以说,
西广开地区的脱胎换骨,正是从天江·格调空间开始,而影响了一个大片区的天津本土房地产品牌——“格调”,也就此诞生。
格调品牌始于西广开旧城改造工程。当时,众多开发商均热衷于以“城市运营商”自居,并抛出各种各样的概念。
但格调品牌的创始者——泰达建设集团建设开发分公司坚定选择了一条“产品主义”路线,坚持以全面创新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从而彻底提升居住价值,打造格调品牌。至今,格调仍是天津本土房企的一块金字招牌。
华志忠
也正是2003年,这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非典”来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天津房价分水岭,非典过后,天津的房价好似离弦的箭,起飞了。
同样地,从2003年开始,无数房地产企业开始扎堆进军天津。
2003年,融创以天津为大本营开始操盘高端物业项目——包括融创奥城、融创海逸长洲及融创上谷商业中心项目。
而它第一次成为天津地产圈的焦点,是在同年10月16日,天津泰瑞重拳出击,一举拍得“南京路—黄家花园”地块,成为当时的“标王”。
2004年7月1日,天津开始向市内六区2003年1月1日以后住房拆迁、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7.5平方米的“低保”和优抚家庭配租廉租房。
在北京顺利打响品牌后,富力集团在华北地区新一轮投资计划又全面升级,斥资30亿元于2004年底进军天津,取得老城厢70万平方米开发项目,形成了广州、北京、天津三大市场的战略构架,
旗下项目富力城将精装修概念带进天津市场。
随着富力城在老城厢板块的崛起,富力品牌在天津也逐渐深入人心。
同年2月,金地集团成功取得天津市大沽南路延长线近600亩土地,开发50余万平方米的花园洋房住宅社区——天津金地格林世界。
这一年,南京路—黄家花园一带,挖掘机轰隆隆进入。因为地基挖得很深,还引来不少人围观。随之揭晓的,便是诚基经贸中心。尘土飞扬的工地四周,有关这个楼盘的出众、华丽和美好畅想,悉数出现在巨大的围挡上。
两个月后,最先开工的诚基经贸中心3号楼进入预售,主推58平方米小户型,每平方米单价7000元左右,让许多人心动不已。
这种楼盘在天津俗称“鸽子窝”。它借鉴了香港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楼层高,户型小,设计紧凑。以诚基经贸中心3号楼为例,每层大约60户,就算按照最初规划的底层有酒店,楼高47层,入住也预计超过2000户。
据媒体报道显示,2005年12月,诚基经贸中心A区挑高户型样板间开放市民连夜排队,参观者超过2000人次;挑高户型一期开盘,两日销售658套……
若干年后,天津人感慨,一个诚基经贸中心毁了一条南京路。
而疯狂抢购时代开启,是2006年以富力城为代表,开启了天津摇号买房的先河。
2006年9月5日,顺驰中国正式对外宣布,香港路劲基建公司以12.8亿元资金的代价,获得了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路劲基建已多次向顺驰中国注资共计20多亿港元。
至此,孙宏斌的顺驰神话黯然终结,他本人抽身潜心发展融创。
因为,孙宏斌在2003年已经建立了融创,海逸长洲于2004年2月25日出现在天津人的视野中。从此,孙宏斌和融创再次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
2006年4月15日,对于天津房地产业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正是这一天,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首次举办信息发布会公开土地出让信息,由此也拉开了天津房地产行业崭新的一页。
在那次发布会上,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推出20宗、245公顷的土地供应信息。那次出让土地发布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带着规划指标的,土地的位置、土地的基本情况都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介绍,而且土地的地上物的拆迁情况也基本完成。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这一举措增强了土地交易过程的透明度,使土地供应信息更加公开。
而2006年也注定是天津二手房市场不平静的一年,曾经被评为“优秀企业”的汇众房地产公司一夜之间“人间蒸发”,非法扣留上千户家庭购房资金1.5亿元,让许多人痛不欲生。
在一定程度上,“汇众事件”的发生将天津房地产中介行业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整个行业也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同时,“汇众事件”使二手房购买者对中介的诚信有了很大的质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天津二手房交易量大减,许多小中介受其连累倒闭,较大的房地产中介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也正是“汇众事件”后,天津市政府加强了对二手房交易的监管力度,随后便出台了多部二手房买卖的相关法规,并在全国第一个有效的实施了“第三方资金监管”的制度,有效的控制了购房者的二手房交易风险。
为了维持住房供需平衡,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2006年,天津市政府开始在环外规划建设10个新家园居住区。
它们均坐落于中心城区外环线绿化带以外平均5—10公里内,分别是北辰区小淀、双街、双青3个居住区,西青区中北、张窝、大寺3个居住区,津南区双港居住区,东丽区华明、大毕庄、军粮城北3个居住区。
2006年5月26日,于万丽泰达酒店。泰达集团、万科地产、万通地产滨海新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该次泰达集团、万科地产与万通地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是针对泰达时尚广场东北区的高尚住宅项目。
这是万科地产在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取得的第一个项目,同时也是泰达集团与万科地产在土地合作开发方面的第一次合作。
在泰达集团、万科地产、万通地产滨海新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冯仑曾说到:“今天做的这样一个合作的开始,是现在一小步,未来一大步。”
在此之前,万通成功的和泰达进行了合作,泰达成为万通最大的一个股东,万通由此进入到天津,成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者之一。
而万通地产在天津大规模购地行为始于2006年。
2007年11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新加坡总统府与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两国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框架协议,“生态城”项目的地点选定在天津滨海新区,它是中新两国政府继苏州工业园之后又一战略合作项目。
项目坐落在塘沽区以北、汉沽区以南,总面积30平方公里,距天津市区45公里、距唐山50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
由此,生态城区域楼市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张力。

2007年10月19日,云南商人
颜语
在天津一掷千金,以62.9亿的总价拍下一片包含4000亩土地和7000亩水域的项目,一举拿下当年的总面积和总价的双料地王。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都是天津土地出让历史上单体项目招拍挂规模最大的一个。
但在过往十年的岁月里,星耀五洲却从一开始的光芒万丈迅速沉沦,星耀集团连续几次大冒险式的资本运作,不仅没有盘活到足够的开发资金,反而因为巨大的开发体量以及严苛的工程进度要求,而被拖入泥潭。
雷鸣
2008年,恒大地产进军天津(先是以广告形式出现,在2010年推出项目)。
而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铁路全长120公里,连接中国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京津城际的开通可以说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序幕。
京津半小时的通达,促进了环渤海的两大核心城市北京与天津的共融、共生,“京津融城”得以实现,两个城市在城市定位、资源共享、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得以更多地相互协调、互为补充,转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格局。
业内普遍认为,以往天津与北京房地产存在着较大的价格落差,京津城际半小时内连通两地,会带动天津房地产项目的价格提升,缩小与北京项目的价格差距。
2009年2月,天津市新购房标准受理蓝印户口的相关规定开始实施。
申办天津市蓝印户口的购房款标准由原来统一的100万元调低为市内六区、塘沽区(含开发区、保税区)80万元,环城四区和汉沽区、大港区为60万元;宝坻区、武清区和三县为40万元。
蓝印户口持有者经过一定时期后,可以转为常住户口。
新购房标准受理蓝印户口的相关规定,降低了受理蓝印户口的门槛,对天津市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远郊区县房地产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
2011年2月21日,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天津市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十项具体实施意见。又称《津十条》。
《津十条》的出台将天津市场推向当时的冰点,2011年,至今仍是天津地产人记忆犹新的梦魇。

雨来
纵观2012年,天津商品住宅新批上市面积月均为98.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8%,创2010年以来新低;年内月度供应出现双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但仍高于2009年水平,上涨41.4%。
尽管同比小幅下降,创2010年以来新低,但标杆房企却实现了逆市上涨,不少企业以“以价换量”,提前完成年度销售指标。
根据富思博得专业数据信息网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监测,
2012年天津楼市销售龙虎榜出炉:融创以60.89亿元蝉联企业年度销售冠军。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到2018年,融创已摘得天津楼市成交金额企业榜八连冠,堪称“现象级”房企。
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天津市决定自2014年5月31日起,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通过购买商品住房、投资兴办企业和引进人才办理蓝印户口。至此,在天津实行近20年的“蓝印户口”政策宣告落幕。而新的积分落户政策已经施行。
据天津市国土房管部门统计,2009年以来,外省市户籍人员在天津市购买商品住房占全部销售比例的31%,其中办理蓝印户口的占四五成,达到全部销售比例的10%至15%左右。
同年10月11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据此前媒体的报道,赵少麟之子赵晋在天津有“最牛地产商”之称,其已于2013年7月被带走。而在天津,赵晋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如今,水岸银座、名门广场终因违规付出了代价,但购房者的苦又能向谁诉说。
2015年8月,
任志强
老东家华远地产发布公告,通过项目收购形式进军天津市场,即今天的华远波士顿。同年10月,华远地产在天津举行进驻天津品牌发布会。华远地产前董事长任志强和他的老朋友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来捧场,轰动一时。
而2015年,既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年,又是“互联网+”思维贯穿各行各业的一年。
同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楼市迎来了多重利好政策,诸如五次降息、五次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首付比例大幅下调的信贷政策,以及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即可免征营业税的财政政策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提振了楼市的回暖。
天津商品住宅市场,2015年全年成交面积为1358.13万平方米,同比涨幅为41.97%,成交均价为11548元/平方米,创近年来的新高,同比涨幅为9.43%。
2015年也是天津正式走出北京“阴影”,走出了属于自己独立行情的一年,在整个中国热点城市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经历了2年的相对低迷之后,2015年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整个天津市场火爆态势初显。
2016年9月30日,北京、天津和苏州三大城市相继发布了楼市新政。
北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首套首付比例不低于35% 二套最高70%;
天津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10月起实施区域化限购差别化信贷;
苏州市发布《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监管。
《实施意见》规定,天津将实施区域性住房限购,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即在本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再次购买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0%。
2017年5月12日,融创中国公告以102亿的代价收购天津星耀80%股权及债权,后者在过去十年主要从事星耀五洲项目的开发。业内纷纷感慨,有实力接盘星耀五洲的,除了融创,再无其他。
自2017年8月开始,在和平区政府的主导下,由住建委、消防、公安、司法、综合执法、五大道街等多个部门牵头,联合成立了诚基中心综合治理组,综合治理组再下设多个部门展开工作,决心下大力气彻底解决这些困扰百姓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还社区居民一个和谐宁静的新家园。
回顾来时的路,这一轮周期从2011年限购开始,经历了2012年降息刺激市场、2013年限购升级、2014年取消限购,可市场仍然不够热,以至于2015年5次降息、5次降准。
没有人能够想到2016年初是十年内少有的购房窗口期,更没有人能够想到当年6-9月上演了绝无仅有的疯狂,以至于出台了“9·30”调控政策,直到今日,已近三年。
三年的韬光养晦,三年的市场磨砺,让不少业内表示,2019年就是天津楼市的“底”。
无论如何,都不能更糟了。无论如何,近年来,仍有大批房企坚定看好天津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前赴后继地涌入天津。
2015年中骏集团、华远地产首进天津;2016年金科集团、龙湖集团、蓝光地产、启迪协信、中昂地产、金茂集团首进天津;2017年和昌地产首进天津;2018年卓越集团、当代置业首进天津;2019年中梁地产、美的置业首进天津……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先后进驻,并扎根津门。
今天天津房地产行业良性竞争的格局,许多年前已经形成,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后记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当下的天津楼市,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却暗流涌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天津房地产野史,正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彷徨有时,迷惘有时,却始终指引我们奋力前行。

上一篇:[重磅 |天津推出民营经济“19条” 升级版政策助推民企发展]

下一篇:[天津人有福了!这些费用要降了!第一个就能让你省下不少钱!]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