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富老乡 振兴有希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如何打造镇域特色,做靓产业名片,苗庄镇以果香富老乡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由“自然王国”到“必然王国”的农民增收致富、乡村产业兴旺的新路子。
走进苗庄镇苗枣村,桃树成林,果实累累。
苗庄镇苗枣村村民 马永阔
今年我们村最高峰日出桃两万斤,总产量比去年又多了3%,年年都多!
宁河桃子看苗庄、苗庄桃子看苗枣。
苗枣的桃素来以味道甜、品相好而备受赞誉。
4元左右一斤的价格虽然比一般桃子要贵一些,却总是更受买家青睐。
经过40余年精耕细作,苗枣村以“卖得好”倒逼“种得好”,从使用化肥尿素,到现在使用有机肥、甚至人工捉虫;
从只有3个品种,到现在的20多种,桃园的品种越来越多、销售时间越来越长、果品质量越来越高,桃树也真正成了“摇钱树”。
苗庄镇
苗枣村
村民
马永阔
今年一亩地平均净剩四五千,新培育的油桃、黄金蟠最高能达到六七千块钱。以前知道种桃比种地挣得多,现在才知道种高品质的桃挣得更多!
苗枣村现有桃树种植面积1400亩,今年总产量预计达到60万斤。
与市场的零距离融合,培养了农民的品牌意识,为避免 “李鬼”桃给苗枣桃带来冲击,村两委决定注册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
苗庄镇苗枣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金贺
我们为苗枣桃注册了商标,叫“弘然仙”,以后只要是从苗枣出去的桃都有配套的标签和袋子,统一管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更长久地发展我们苗枣的种桃产业,打造苗庄镇高品质、有口碑的果业“金字招牌”。
村里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近日与宁河家乐超市签订了明年的供货合同,在大超市有了自己的货架,进入到家乐的电商平台。
说到电商销售,就不能不说说苗庄镇的困难村后刘瘸村。
桃子丰收的时候,后刘瘸村民李兴贺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原来他家的桃子,靠着村里的电商平台便销售一空,加上其他的果蔬收入超过万元。
苗庄镇后刘瘸村村民 李兴贺
以前都是自己沿街叫卖,又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卖得好,这回可太省心了,通过村里的网站就卖出去了,我们就坐在家里等着收钱。
今年年初,在驻村帮扶组的帮助下,为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村两委建立了专属网店,从此,后刘瘸村的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把桃子卖出去,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用于种植更多优良品种。
销售方式的升级,也成为了苗庄镇脱贫致富的强力推手。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如今,桃业已成为苗庄镇农村经济中效益好、潜力大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苗庄镇还计划明年开办桃花节,利用桃业名气,立足生态自然,完善配套设施,趁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
介绍了苗枣的桃,我们再来说说小沙窝村的葡萄。
小沙窝村以葡萄为主要农作物,和大田作物每亩收入 1000至3000元相比,葡萄每亩的收入是7000至10000元,高品质葡萄的收入则更有广泛前景。
几年前,村民韩绍峰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承包废弃养鸡场,建立小沙窝村玫瑰香葡萄园,借助葡萄产业探索农旅发展。
园内日光温室面积18000平方米,葡萄种植品种56种,2017年被天津市休闲农业协会认定为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点。
前不久,这里还举办了苗庄镇第二届葡萄文化采摘节。
游客米艳艳
在这个葡萄园里逛,让人感觉特别放松,像我是自己来的,如果全家一起来边看边采摘,体验效果会更好。
韩绍峰还鼓励农户抱团发展,成立合作社,并开设“田间课堂”, 聘请知名专家集中指导,改善村民管理粗放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户调优种植结构,提高果品品质,积极联系销售渠道打开市场。
老韩算了一笔账,等到所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都能统一管理时,每亩约可净增2000元,按照合作社现有121户,1500亩计算,能够增收约300万元。
小沙窝村玫瑰香葡萄园负责人 韩绍峰
小沙窝村有广泛的葡萄种植经验和产业基础,走产业发展路子大伙要组织起来,形成产业链条,提高果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收益。
给一碗饭,不如给一个饭碗。
小沙窝村葡萄园还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能力和更强的意愿去追求美好生活。
小沙窝村玫瑰香葡萄园员工 刘桂菊
现在在这打工,一年大概多收入2万元,这也是让我们增收致富了。
目前,苗庄镇以桃子和葡萄为主的水果种植总面积在3000亩,每年总产量在1000万斤,产值达到2700万元。
乡村振兴,等不来也送不来。
苗庄镇精心培育果园,将桃和葡萄定位为农业中的主导产业,通过攻重点、补短板、扶弱项、添优势,让 “丰收”二字不仅是量的丰产,更具有“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的质的飞跃。
苗庄镇党委书记李万明
未来,我们将精心打造鲜果采摘、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区,结合现有的农家乐,叫响“赏花摘果、乐享田园”的农旅品牌。
采编丨一帆 宝川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