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原名嘉禾屿、鹭江、鹭岛,唐属南安县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厦门城于岛上,为中左所。古属泉州,在北宋时期,已有酿酒业。清代则以酿制“黄酒、桔酒、烧酒”驰名。
1736年满清乾隆年间,浙江人钱启太携宫廷秘方来厦门创制“万全堂”。钱启太开设药铺于外关帝庙后面(现新路街),以双龙牌为标记,出售京传宫廷秘方丹、膏、丸、散及国光药酒等,生意兴隆,尤以国光药酒享有名声。钱启太研制的“国光药酒”,以沉香、砂仁等30多种名贵药材,碾末浸入高粱酒内,百日后配制而成。由于国光药酒药味均匀
、酒质醇厚,有舒筋活络、
行气补血等作用,被人们视为补品。
1820年清朝宣宗道光年间,永春籍拳师郭信春在厦门开设国术馆,并创制“春生堂风伤药酒”。店址在厦门福寿宫(今开禾路)。郭信春自幼喜拳术,曾随师往河南少林寺习拳,精通医理,对风伤骨折更有研究。为了医效,他创制以狮球为商标的“风伤药酒”,采用部分贵重进口药材,碾末浸入高粱酒中,又以数十种地道药材经过加工提炼后配制而成。其酒质醇,药味纯正,不寒不燥,有祛风、补筋骨 、舒筋活络、行血益气等功效,行销东南亚各地。
清朝末年,翁朝言弃官来厦门港太平桥(料船头街16号在太平桥一带,据说,这里古时是一段深入内陆的港湾,有一座桥——太平桥)开设振顺酱油、酒店,并设馆传授武术,以期民族振兴。这个翁朝言并非等闲之辈,而是鼎鼎大名南少林五祖拳创派大师蔡玉明的侄子,当时的武举人,也是闽南及东南亚一带著名的拳师。翁举人身怀绝技,据说双手能提300多斤之物。普通成年男子估计难以纹丝撼动。他集数十年临床实践经验,融汇少林五祖拳一代宗师蔡玉明所传授的少林古代中药秘方精制而成“松筠堂”药酒,对治疗久风湿、四肢麻木 ,跌打损伤等症都有疗效。当年酒厂、酒铺和住宅是合为一体的,酒铺叫金振顺堂,古朴壮美,生意兴隆。酒厂后面还有一个金顺堂,是拳师们练武术用的。两栋房子合在一起,后来武术堂被拆除了,酒厂和酒铺也都被改造成了住宅。
松筠堂的“松筠”两字取名于明代清官杨继盛临刑前赋的诗句“松枝垂百世,筠操荫千秋”。清朝光绪18年,也就是1892年,蔡玉明先生临厦为少林风伤酒题
字是“松枝垂百世,筠操荫千秋”。
到后来在“春生堂”、“万全堂”的协助下,开始生产“松筠堂”正骨
风伤药酒等。不久后,具有民族意识和救国意识的翁朝言在蔡玉明祖师的支持下,参加了
的同盟会,并积极参与
活动,同时资助经费,得到孙中山的器重。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同盟会,翁朝言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随身携带自家酿制的药酒,当孙中山先生品尝了该药酒时赞扬有加,并给予题字。翁氏返厦后,以佳木刻匾悬于堂上,从此孙中山先生的墨宝就这样留在了厦门酒厂。
松筠堂药酒,
醇厚适口,有舒筋活络、补血补气、驱风祛湿的功效,民间称“少林伤药酒”,武林人士称“少林练拳酒”。翁朝言采用百年传统工艺附以现代酿造法,以陈年白酒、高粱酒为酒基,配以当归、归尾、肉桂、桂枝、羌活、独活、砂仁、丁香、白芍、杜仲、熟地、川芎、寄生、茅根、生地、五加皮、木香、玉竹、固本、白芷、防风、枸杞、自然铜、龟板等百余种药材精心配制,要经过浸药、熬药、配酒、存储、澄清、过滤、灌装几个工序。
30年代
,厦门的工业基础很差,酿酒行业虽然也有几家小厂,但是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所生产出来的白酒类,只有米酒、地瓜酒和糖水酒而已。当时市面上所出售的高梁酒,都是由经营北酒的行郊向天津组织货源,租船运到本市供应的。所谓北酒,除高梁酒外,还有其他色酒,如史国公、五加皮、玫瑰露等。天津高粱酒,不仅在本市深受群众欢迎,还销售到尤溪、晋江等地区。
为了创造条件就地生产,厦门酒业界人士曾合股组织一家初具规模的陶泉酒厂,聘请天津专门酿制高粱酒的老师傅来厦门传授生产技艺和操作方法。从此,厦门就有了地产的高粱酒,酿制技艺虽然学到手,可是缺乏经营管理上的经验。同样的原料和同样的生产过程,也同样是按照天津的操作方法,可是厦门生产出来的高粱酒却很少有人购买。究其原因,就是对酒的特性缺乏认识。酒是越陈越香的。如久年花雕,久年沉缸,它们所以会赢得声誉,秘诀就在于储存时间长久。当时天津高粱酒,从产地运到厦门,几经辗转,起码也得半年以上,所以酒质醇和、气味芬馥,而地产陶泉高粱酒则边生产边销售,既不醇,也不香。不久之后,陶泉酒厂就歇业了。
陶泉酒厂停业以后,留在厦门的天津老技工,大部分受聘于晋源酒厂,有的人转入鼎和酒厂,还有的人转入裕泉酒厂,继续生产高粱酒。他们吸取陶泉厂失败的教训,改进生产管理,因此就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逐渐控制了市场,甚至晋源、醇泉两家酒厂还参照天津高粱酒坛庄包装,开辟外地市场,源源不断地运销香港。
1950年左右,设于厦门后江埭晋源酒厂老板杨亚姜特聘天津酿酒名师
刘金凯
来厦门酒厂指导,用传统的固态发酵法制成了
清香型
小曲酒,就出现了如今的丹凤
高粱酒
1956年厦门十一家小酒厂晋源、美泉、鼎和、元大、大安、万全和、三联、果木(即万全堂、春生堂和松筠堂)、建泉、福华、福隆泰和两家曲厂远记、福安等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进行公私合营,成立国营厦门酿酒厂。工厂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主要产品有丹凤高粱酒、米酒、固本酒、松筠堂酒、万全堂酒、十全大补酒等。其中,固本酒、丹凤高粱酒、春生药酒、史国公酒1980~1983年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晃岩牌万全堂药酒 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质保健酒名录”。
公司现有产品白酒、露酒两大类近百个品种规格。主打传统名牌产品“丹凤”高粱酒系列、固本药酒、“三堂”药酒(松筠堂、万全堂、春生酒),
产品畅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新加波、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及香港、澳门、台湾等14个国家和商埠,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垂爱。
公司成立以来连年荣获“福建省300家最大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效益300佳”、“300家最佳形象企业”、“福建省明星侨资企业”等荣誉称号。自2001年公司的主导品牌“丹凤”注册商标连续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自2003年公司“丹凤”系列产品连续荣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同年起连年入榜“全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2006年
公司“丹凤”系列产品荣获中国产品质量协会颁发的产品质量信誉AAA等级。目前,年产超过一万五千吨白酒、露酒,销售总收入3亿,在全国白酒工业排名82位。2019年,“亚酿”被厦门商务局授予“厦门老字号”荣誉。
采编:陈勇齐/厦门市商标(品牌)协会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