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法务
回复关键词”感动“或”感动邢台“(参照下图步骤)进行投票。
1、“柳编传人”姜朝春,积极探索柳编的发展道路,做亮民族文化国际“名片”
广宗县“国家级”非遗柳编第十一代传人姜朝春,从事这项非遗技艺长达49年。积极参与广宗柳编《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编撰录入,出版了《姜朝春和柳编技艺》和《柳编技艺的经纬错位技法》等教材。从2002年开始,每年义务举办6期培训班,受益学员10200人,推动了柳编技艺传承和发展。200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弘扬积极贡献奖”,2006年他代表广宗在北京和石家庄、潍坊参加各种非遗展示。
2、“不离不弃”任作新,家人重病一肩担,用行动践行人间大爱
23年来,瘫痪妻子手术8次,先后住院17次,任作新都细心照料,已记不清往医院跑了多少趟。外面是巨额外债压身,家里锁事不断,面对这些风雨,任作新从来没有埋怨过一声。他一边照顾爱人,还一边坚持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帮着清理街道、扫雪等公益劳动,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尽心尽力,还为灾区捐献爱心款。20多年间,他一边照顾病妻一边献爱心,参加公益活动100余次,义务帮居民修理水管和线路1000余次。任作新和董淑珍被西楼下村评为“模范好夫妻”,成为西楼下居民学习的榜样。
3、“民声传声筒”张爱民,始终致力网络民生,群众和政府对话的传声筒
张爱民,临西在线网络平台创始人,现任临西县新媒体协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2017年发起成立新媒体协会,整合全县自媒体力量,践行党的网上群众路线,传播网络正能量。两年来共计完成各类民生、求助、帮扶、寻人、义卖等事项1895起,组织或者参与组织爱心募捐、义卖/义演12起,筹集善款20余万元,为困难群众送去社会温暖,解决诸如饮水、灌溉、彩礼、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266件,真正搭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群众和政府对话的传声筒,更成为临西舆论战线的桥头堡。
4、“爱心传递者”何元锐,爱心传递,善行不止,用行动践行一颗公益心。
何元锐作为邢台市爱心协会副秘书长,善行团多多法务络分会负责人,儿基会“一家衣善”项目邢台负责人,他负责邢台市爱心协会网站、志愿者群维护、活动组织及善行团邢台分会的发展等事务。在邢台市爱心协会参与组织实施了“2+1”送暖快车活动、春季助学、秋季助学、爱心助考等活动,主导了善行团多多法务络分会的“壹起捐”、儿基会“一家衣善”旧衣物回收项目。
5、“干细胞捐献者”孙茂川,跋山涉水,只为生命的接力
2019年5月25日,孙茂川赴河北省二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做捐献以前的准备。接下来5天每天要注射两针动员剂,这让孙茂川非常难受。注射第一针动员剂的时候,他就有了反应,腰部胀痛、浑身无力、头晕,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忍着疼痛,坚持到捐献的那一刻。5月30日,他在河北省二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南宫市第2例,邢台市第21例,河北省第405例,全国第84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捐献的27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当日紧急飞赴广西,用于挽救一名八岁小男孩的生命。
6、“退伍不褪色”郝海成,退役老兵21年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用心回馈祖国
7、“光明使者”田星凯,大爱传递,光明延续
2015年5月,田星凯感到身体不适,检查后才发现不幸罹患骨癌。之后,病情恶化的田星凯住进了沙河明华医院,她深知自己的病情,在住院后不久,就向家人表示,想在身后捐献器官,最后再为社会做一点事,奉献一点爱心。田星凯在住院期间一直非常乐观,对能成为捐献志愿者非常高兴,常对医务人员说,一定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田星凯心存大爱,身后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留下一片光明,是沙河市首位人体器官捐献者。
8、“无私奉献”汤彦藏,双肩挑起重担,奉献诠释教育
汤彦藏,是宁晋县苏家庄镇高庄窠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2003年,上有年近8旬的婆母、下有11岁女儿的汤彦藏接到了丈夫身患绝症的噩耗,自此她开始了奔波于家庭和学校,辗转于北京和宁晋的高强度生活,每每想放弃的时候总是想到他的学生还在等着他,坚毅的性格就又一次支撑她走上了三尺讲台,这一坚持就是十年,期间从未落下一节课,直至丈夫去世。婆母年事已高,她又一肩挑起赡养婆母的重担,婆母经常说:“早就把她当做了亲闺女!”她用大爱编织生命的经纬,用平凡筑起生命的丰碑,用奉献诠释教育的内涵,用柔弱双肩挑起了家的重担。她看似朴实无华,精神却宝贵如金。
9、“致富带头人”李立卫,用一颗执着公益的热心,以先富带后富回报家乡回馈社会。
李立卫自2004年创业至今,靠着诚信,由一个不满十人的施工队发展到如今小有名气的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创业致富的他未忘家乡,10余载累计投捐资500万余元回报社会。在本乡村捐资助学,兴办养老院等诸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捐投资金;为经营生产困难的民营企业注入资金扩大资产,盘活企业,扩大本村村民就业;在石家庄市、宁晋县参与多种公益活动并捐献资金;捐资兴办多项社会公益事业等。他的善举得到广大民众的赞美,留下了好口碑。
10、“致富带头人”任少雷,研发生产辣椒制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11、“救死扶伤”陈国华,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救死扶伤、无私奉献
“以梦为马,不负芳华。”每次晨会上,陈国华护士长都会将这八个字作为结束语,激励新入职的护士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勇做追梦人。陈国华1993年进入医院,至今已在精神卫生中心兢兢业业耕耘26载,从一名青涩少年成长为精神科护士长,处处彰显着南丁格尔“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度敬业、忠于职守”的高尚品格。在未来,除了继续锤炼自身素质外,他还会继续提高护理工作技术,提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将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广大。
12、“书法传承”聂振山,守望乡土民风,传承书法文化
广宗县冯家寨镇北淤疃村的中学高级教师聂振山,是邢台市老年书协会员和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会员。他子承父业,自幼爱好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获奖,他和他父亲聂鸿钧以教写毛笔字的方式帮助村民及孩子,52年来陆续为本村200多名孩子义务传授书法技能。受这对父子爱好书法的影响,该村涌现出了李凤刚、任爱国等一批书法名人,也涌现出了聂书静、任月晗等20多名在市级以上比赛或展览亮相的优秀学生。
13、“人民调解员”许玉振,热心调解,投身公益,用行动践行价值观
许玉振于2018年10月,成立“老泥基层调解室”,在热心调解各种纠纷同时,联系村里的爱心人士为困难村民送温暖。已累计为困难户捐助衣物20余次300余件,受益村民达300余人。同时还组织本村的村民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受到群众称赞。
14、“优秀党员”田永贵,用笔彰党心,用心为党献礼
从今年3月5日开始到6月7日,历时3个月,田永贵用颜体小楷完成了一卷26米长、17200多字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党的98岁华诞献上了贺礼。整整三个月,《党章》抄写完毕,田永贵意犹未尽。他抓紧时间带去装裱好,当他把26米的小长卷献给田家庄居委会党支部时,给了田家庄全体党员一个大大的惊喜。
15、“献血英雄”郝少锋,无偿献血14载,用行动诠释大爱
从2005年开始至今,14年来郝少锋坚持无偿献血,去年起捐献血小板,累计献血总量近10000ml,向社会传递了“爱的暖流”。并通过网络加入爱心群体,参加爱心活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他多次提到献血对身体并没有坏处,并在村里宣传献血的相关知识,让人们认识到献血的意义,尽己之力献爱心,尽可能参与其中。献血14年来,郝少锋常动员亲朋好友参加献血,在他眼里,能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活着才有价值,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就会一直做下去。郝少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尊重生命、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
16、“公益哥”姜立国,致力公益,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
姜立国,临西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河西镇分会会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上求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看到本地网络上的各种救助信息,便亲自带领志愿者去需要救助的家庭中认真核实。前段时间他在本地自媒体看到临西县东枣元乡16岁的徐本超,春节期间因父亲出车祸死亡,孩子成为孤儿。姜立国立马联系协会寻找资源,把孩子安置在育英学校,自掏腰包为孩子购买生活用品,照顾孩子周末的日常起居。他还通过协会公益互联网论坛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发布,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公益大家庭中来,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公益哥”。
17、“捐步志愿者”吴桐,每一天的坚持,每一步的前行,汇聚公益新力量
吴桐是一名退伍老兵,他退伍不褪色,在城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执着坚守,履行使命。他用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年走出三百万步,并以参加阿里巴巴公益活动的方式将步数捐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出了一条跑道,2018年底吴彤因为是捐步最多的志愿者而受邀参加张家口赤城县云州乡中心小学塑胶跑道建成仪式。
18、“正义卫士”张祥谦,危急时刻显身手,救助群众义不容辞
2019年4月,曾因保护学生英勇负伤,被评为第五届邢台市道德模范、邢台楷模的特警便衣队员张祥谦,再次映入我们的眼帘。4月15日上午,特警便衣张祥谦在养伤期间前往医院治疗时,路遇两名东张西望、形迹可疑的男子,在秘密追踪并掌握证据后,张祥谦追击6公里,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张祥谦因伤势未愈、扑得太猛,手上、腿上又被擦伤了好几处,而他却说:“抓贼就是警察的天职,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19、“师德标兵”苏宝山,教书育人,三十七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园丁培育祖国栋梁的信念
20、“公益达人”王少洁,扶贫济困,心存感恩回报乡梓
王少洁是宁晋县纪昌庄乡和睦庄村村民,2016年5月成立了宁晋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用浓浓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带领协会志愿者们开展了暖心助学、扶贫救困等公益活动80余次,捐助爱心款12余万元。2018年在全县范围内针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在校学生,组织志愿者们以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帮扶方式,分别对10名学生进行长期帮扶资助,至今累计捐助助学金26400元。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