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县召开的“三深化、三提升”
活动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对2018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巨鹿县优秀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近期,多多法务将对2018年度我为巨鹿添光彩先进典型事迹予以公布。
今天小布给大家带来了
“创业创新楷模”
“道德模范先锋”
我们共同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
创业创新楷模(6人)
范英华
范英华自2002年开始参加工作,来自于农村的她,对农民和农业有着很深的情结,她想改变农民的生活状况,想让农民脱贫致富,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种植和加工,范英华摸索和总结出来了一套成熟种植和生产加工经验。
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018年度文化经营管理类邢襄文化之星;
2018年3月评为巨鹿县妇女联合会巨鹿县“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刘财举
他于2017年5月注册了“三方地”商标,在2017年6月荣获巨鹿县产业扶贫基地的称号,于2018年2月荣获巨鹿县外地客商贡献奖,于2018年6月荣获邢台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称号。
宋立鹏
西郭城镇东郭城村退役军人
宋立鹏,巨鹿县西郭城镇东郭城村村民,退役军人。热心公益事业,致富不忘乡亲,实施“股金、薪金、租金+自主管理”的“3+1”孵化式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还与巨鹿县第五中学达成帮扶协议,每年固定给予学校帮扶资金,9年来,资助贫困生近百名,资助金额达5万元。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宋立鹏一直把回报家乡、回报乡邻做为他多年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2013年,宋立鹏当选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5年1月,当选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
拥有财富的同时,他不忘回馈社会,主动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宋立鹏勇于创业,勤劳致富不忘乡亲,热心公益建设家乡的精神,得到了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谈到下一步的计划,他说想要打造“农业现代化,田园综合体”的农场,实现农业、种植、养殖的生态循环,从而再带动更多人实现致富。
孙彦群
公益红娘协会会长
孙彦群,巨鹿人,1957年出生。孙彦群经商近40年,对待客户总是先发出货后收款,凭借“诚信”二字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多年来总是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人,自己家的车辆免费服务于有急事大事的身边人,自己家的旅馆免费让急难的外地人居住还提供吃喝。
由于乐善好施、仗义执言许多人有什么难事或者有了需要调节的难题都找到孙彦群让他管一管帮一帮。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的单身青年多了起来,因为孙彦群交际广为人正派,又担当起了从来不收任何费用的义务红娘。2017年在孙彦群等人的积极推动下巨鹿公益红娘志愿服务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他们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免费服务光荣,收费说媒可耻”,让全社会都知道他们是不收费的红娘,来监督他们。一年多来仅孙彦群参与介绍的就有30多对新人步入新婚殿堂,公益红娘队伍共成功介绍150多对。为倡导简办婚事、降低彩礼、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孙彦群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做工作,有时还为坚持正义大动肝火,但服从他的人却越来越多。从他的红娘工作中终于涌现出了零彩礼“巨鹿最美新娘”,使整个公益红娘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汪跃稳
张王疃乡曹辛庄村村民
现年36岁的汪跃稳是河北省巨鹿县张王疃乡曹辛庄村人,多年来,右手残疾的她靠卖包子、点心维持生计。2017年,汪跃稳发现制作儿童罩衣的商机,便发动村里的妇女一起接订单。经过改进加工技术,汪跃稳的订单越来越多,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随着产量不断增加,扩建车间迫在眉睫。2018年,在巨鹿县工商业联合会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汪跃稳申请了10万元小额贷款,加上自筹资金5万元,建立4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可吸纳50名附近村民就业。11月,“曹辛庄励志车间”正式开业,汪跃稳一家也顺利“脱贫摘帽”。
闫晓娜
鹊桥土织布文化传播公司
闫晓娜2007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2013
为了让土布不“土”、粗布不“糙”,闫晓娜在土织布的花色和样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她开始不断学习土织布的新知识,采用更复杂的“四匹缯”织布技术,在单调的老布样中加入当今时尚元素,为每一匹布起上一个动听的名字,让土布“面子”好看;所有原料均采用精梳棉,保证织出来的布柔软舒服,让土布“里子”好用。
致富不忘乡邻,闫晓娜决定带着乡亲在土织布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上做出更好的成绩。闫晓娜负责提供原料,乡亲们从她这里拿经好的棉纱,然后回自己家织布,这样既能保证手织布的质量,又能结合大家的自由时间。
发展至今,绮彩鹊桥土织布的产品从花样到花色,更加适合人们对于高质量、时尚舒适的生活需求。
道德模范先锋(7人)
陈焕江
官亭镇樊村村民
陈焕江,54周岁,小学文化程度。家有五口人,分别是丈夫赵焕军,儿子赵建辉;儿媳张晓燕,32周岁,2014年6月11日患烟雾病(脑出血中最严重、最罕见的一种),住院花费2万多元,出院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个孙女赵雪彤,只有5周岁,正在邻村上幼儿园。平常收入主要依靠儿子在农闲时节打点零工替补家用,丈夫赵焕军由于年近花甲只能在家务农,近几年种地收入日渐萎缩,除了协助丈夫务农,照顾儿媳和孙女的重担基本就落在她的身上。
儿媳生病4年以来,她这个婆婆并没有嫌弃卧病在床的儿媳。恰恰相反,她对儿媳妇比对亲闺女都亲,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没有闺女,儿媳就是自己的亲闺女。在刚从医院回来的那一年多,她悉心照顾儿媳,做饭、喂饭、熬药、喂药、端屎端尿,换洗衣物,一周擦拭一次身体,没事就把笨重的儿媳搬上小车,推出来晒太阳散心。就这样她不怕脏、不叫苦,日复一日,十几个月不知不觉就过来了。由于儿媳常年卧病在床,活动量太小,造成肠胃功能退化,还落下了排便困难的毛病,陈焕江就用手沾着香油帮助她。在陈焕江的悉心照料下,儿媳妇的病情逐渐稳定,康复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
刘芹广
小吕寨镇前大吕寨村村民
巨鹿县小吕寨镇前大吕寨村民刘芹广,
在迁自家位于巨鹿县小吕寨镇张威村北的祖坟时发现了文物,
他们
兄弟六人
一致认为应该将这些文物交给国家,由专业的人来保护它们。他们联系上了巨鹿县文保所,要将
文物交给国家。
经鉴定,刘家兄弟所捐赠的均是清朝时期的文物,分别为6枚钱币,1个银簪,1套青花花卉纹臼、杵,1个青花花卉纹扇形洗,1个黑釉瓶,1个铜鎏金帽顶,1个长方形石砚。
刘芹亮兄弟三人代表全家签下了《文物捐赠协议书》。“心里终于踏实了,这段时间这堆老物件放在家里,可不踏实了,这下好了,让它们留在该留的地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红彤彤的荣誉证书,他们开心地说,“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家族的荣誉。将所有的钱都捐给了国家。我们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个举动来更好地教育后代,并为县里的文物事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赫学渠
张王疃乡辛集村村民
赫学渠,巨鹿县张王疃乡辛集村人。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相继在邢台、沧州、石家庄等地创业。一直以来,始终把搞建筑当作自己的事业。事业心高于享乐心,事业心高于发财心,事业心高于一切。如今事业小有成就,但不忘乡亲,不忘故里。
2017年回家后,通过走访,了解到乡亲们的困难和内心的纠结。他自费挖土修通,用水泥硬化,方便了群众。
群众闲暇时,跳广场舞,又苦于没有场地。他自费建了一个10亩地 的大广场,全部硬化,可容纳百人同时跳舞。乡亲们欢乐开怀。
2018年,扶贫工作紧锣密鼓,他把自己的一处花费30多万装修的住宅免费提供给
驻村工作队
使用,得到一致赞扬。
致富不忘家乡,致富不忘村民。这一直是他的做人理念和做人方式。这对我来讲不算什么大事,但对乡亲们来讲或许是个梦寐以求的事。
以后,我一定继续努力,再接再励。想乡亲所想,急乡亲所急,济乡亲之贫。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搞好村容村貌和中心村建设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王存玉
苏营镇孙家屯村村民
女乡村医生王存玉是巨鹿县苏营镇孙家屯村人,出生在中医家庭,20岁时带着专治疙瘩、生疮、中耳炎、乳腺不通的祖传秘方,高高兴兴地嫁进了本村婆家。让人佩服的是五十三年来,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治愈患者十万多人,分文不取,弘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自从王存玉带着祖传秘方进了婆家门,周围五六十里远长疙瘩、生疮、乳腺不通的病人慕名而来,几乎踢断了她们家的门坎,一年365天没断过人。白天外村远处的来,晚上本村的人来。病人啥时候来了,她啥时候慌着给人家治,从没有着急厌烦过。
王存玉是人民好医生,她心地善良,同情别人,
发扬着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53年来她出诊去了300多个村,赢得了周围五六十里地远患者的高度赞誉。
孙建宏
农发行巨鹿县支行职工
说起孙建宏,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眼里有责、心中有爱”的大模范。
孙建宏原来在办公室工作,由于工作需要近几年被借到信贷部。岗位变了,但孙建宏爱岗敬业的情怀没有变。到信贷部后,对上级行的日常报表特别多,为不影响报表上报,每月报表上报期间,不管是不是工作日他都加班加点干活,因此,在孙建宏分管期间巨鹿支行的信贷报表工作没有一次出现迟报漏报情况。
除了负责信贷报表,孙建宏还担任CM2006信贷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员,每次系统更新升级,孙建宏就利用晚上时间在测试环境进行操作练习,以便为尽快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流程,教会其他操作人员。因为孙建宏认真负责,从2007年至今CM2006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没有出现一次系统运行管理方面的责任事故。“
张文庆
阎疃镇阎疃村村民
张文庆,男,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休教师,巨鹿县阎疃镇阎疃村人。青少年时期,他深受雷锋、吕玉兰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响,1969年成为一名教师后,主动申请回村任教,扎根农村32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雷锋精神,得到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
自2001年退休后,张老不忘与邻里互帮互助,自家种的蔬菜瓜果都与邻里乡亲共分享;自筹资金5000元在家创建棋牌室、乒乓球运动场所,带动村内老年人锻炼身体,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活动。
2017年,村里迎来扶贫攻坚关键年,张老主动积极与工作队一道入户走访,向村内256户贫困户普及学习国家最新的扶贫政策,帮助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方案,按实际情况指导贫困户采取准确渠道,帮助他们顺利脱贫。阎疃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得知这个消息后,张老也是十分的激动,自己组织多名老党员成立“美丽乡村党员活动小组”,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群众中间听取村民意见,去其他美丽乡村示范村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为村内发展出力献策。
张玉龙
小吕寨村村民
快来!为这些先进个人投票吧~
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多多法务】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