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良品种 推享丰收之悦
豫玉种业以“天下农业、我的责任”为企业使命,以服务营销为模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年均增长率35%以上,年销售额近2亿元。
科研与品种
每年科研投入销售额的10%以上,主要致力于中高密度玉米组合的研究。目前,公司设有郑州荥阳试验站、吉林长春试验站、甘肃临泽试验站、海南乐东试验站。豫玉种业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有10个:豫禾588(豫审玉)、国审美豫5号、豫禾988、豫禾863、豫禾358、豫禾868、豫禾858、豫禾801、豫禾6号、美豫8号等,逐渐形成了“豫禾”、“美豫”两大玉米品种系列,买断经营吉农玉309、吉农玉387。
2017年,公司有12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初审。西北春玉米区品种为豫禾601;黄淮海玉米区有美豫168、美豫268、豫禾516、豫禾357、豫禾368、豫禾512、豫禾781、豫禾113、豫禾988等9个品种。东华北春播区美豫503通过国家初审,东北中熟玉米区有豫禾536通过国家初审。
生产与繁育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并建立了超越国家标准的企业质量指标。另外,公司使用瑞士先正达、德国拜耳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的种衣剂,有显著的杀虫抗病、壮苗增产的作用, 使豫玉产品更受种植户的青睐。
市场营销
公司提出了“豫出良种,禾丰天下”企业宣言,质量至上,信誉第一,优化服务,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营销网络覆盖粤桂湘鄂、苏鲁豫皖、晋冀陕、黑吉辽蒙等10多个省份,具有县市级经销商600余家,年销量业已突破1200万公斤。其中,自有品种销量占95%以上。
企业荣誉
“豫禾”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豫玉种业先后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首批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河南省优秀科技型企业”、“河南省先进企业”、“河南省诚信企业”等。
企业展望
豫玉种业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独特的营销模式、优质的农技服务逐渐在中国种业界崭露头角,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稳的种子企业之一。豫玉种业坚持科技创新,推享丰收之悦,服务广大农民,发展民族种业,正在创新务实的道路上开拓进取,播撒丰收和希望。
主要性状
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0.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5.2厘米,穗位高90.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7.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9克。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4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6克。
籽粒容重792克/升,粗蛋白含量9.32%,粗脂肪含量3.58%,粗淀粉含量75.22%,赖氨酸含量0.29%。
适应性
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0.7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6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5.9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3%。
2016~2017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14.3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6.5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82%。
接种鉴定(黄淮海),中抗穗腐病,感小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中抗粗缩病,高感瘤黑粉病。接种鉴定(东华北),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
栽培措施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黄淮海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东华北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
适宜区域
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
播种季节
黄淮海夏播5月20日至6月20日;东华北春播4月20日至5月10日。
中农大788
国审玉
主要性状
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1.1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4.2厘米,穗位高102.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5.6克。
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含量9.71%,粗脂肪含量3.8%,粗淀粉含量74.63%,赖氨酸含量0.3%。
适应性
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7.0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5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87%。
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抗粗缩病,感瘤黑粉病。
栽培措施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适宜区域
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
播种季节
5月20日至6月20日。
垄地翔789
国审玉
主要性状
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1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1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6.2克。籽粒容重757克/升,粗蛋白含量11.14%,粗脂肪含量3.62%,粗淀粉含量73.88%,赖氨酸含量0.34%。
适应性
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7.6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5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0%。
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小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抗粗缩病,高感瘤黑粉病。
栽培措施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适宜区域
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
种植季节
5月20日至6月20日
品种
负责人
区域
美豫22
陈全晓
黄淮海
中农大788
垄地翔789
美豫22
崔建国
东华北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