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这句广告语大家都不陌生吧
至于“六个核桃”到底补不补脑,也没多少人真去计较
但椒江的张先生,却为此较了真
“六个核桃他不补脑啊!
为此,他将超市和生产商都告上了法庭……
张先生是浙江台州椒江人,今年30岁。他是某节目的忠实粉丝,受节目中“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影响,他觉得“六个核桃”可以增强智力、养生。今年4月,他在超市买了两箱标注“智汇养生”“益智状元”等字样的“六个核桃”。
一罐罐饮料喝下肚,张先生纳闷了:“六个核桃”真能补脑吗?“六个核桃”的主要配料是水、白砂糖和核桃仁。查阅几本医药典籍后,张先生发现,核桃仁的功能主要是补肾、润肺、润肠等,并没有“补脑”“益脑”“健脑”等表述。于是,他将超市方和生产商养元智汇公司告上法庭,
要求生产商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要求超市方和生产商退还货款,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
6月份,张先生的案子在椒江区人民法院经过多次诉前调解,但是,原告和被告态度都很强硬。7月份,这起案子正式立案。
庭审中,面对张先生的指责,超市方认为,超市是原包装进货并销售的,没有对“六个核桃”产品的外包装进行加工修饰,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养元智汇公司则辩称,“六个核桃”是一种普通饮料,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功能,但不是保健饮品。同时,罗列了三条理由:“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并未明示或暗示“六个核桃”具有保健功能;“六个核桃”产品已广受消费者知晓和认可,该广告语不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造成实质性影响;广告语经有关部门审核,不存在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行为。
法院审理认为
,“六个核桃”“智汇养生”“益智状元”,均系养元智汇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而并非广告用语。涉案产品使用上述注册商标,不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该产品能“补脑”的错误认知。“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已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定,不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
核桃仁是否能补脑,也成了案件的焦点。
为此,法官王秀云还查阅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医药典籍,请教了中医学和营养学专家。法官认为,虽然张先生查阅的资料并无明确记载核桃仁有补脑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药典就肯定食用核桃仁不会起补脑作用。中医学界认为,人体五脏密切相关,核桃仁有补肾、润肺等功用,人食用核桃仁后,补肾益精、润肺充气,有利于滋补大脑;在营养学界,也不乏有专家认为核桃仁所含营养成分对大脑有益。张先生仅凭资料中的表述,就断定核桃仁不具备补脑、健脑功效,从而认为涉案产品存在虚假宣传,明显依据不足。
近日,椒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依据不足为由驳回张先生的诉讼请求。张先生未提出上诉。
阅读链接
起诉“六个核桃”虚假宣传的并不是首例了,已经有法院判决了类似案件。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7)豫1122民初1819号
原告冉志鹏,男,汉族。
法定代表人姚奎章,任公司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崔连凯,公司员工。
原告冉志鹏诉称,2017年6月份原告在临颍县胡杨超市购买了被告生产的六个核桃核桃乳,发现其产品包装上标注有“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六个核桃《最强大脑》栏目第四季独家冠名”、“智汇养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载明: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并无补脑、健脑功能,被告的产品包装标注足以误导原告认为该产品具有补脑、健脑、养生、治疗疾病等功能。
被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虚假广告和欺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的规定,原告为保护其合法权益,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退还货款60元并赔偿原告500元。
被告养元智汇饮品公司辩称,我公司生产的“六个核桃”核桃乳产品系植物蛋白饮料,其产品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符合相关标准,公司使用的“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备案,并非虚假宣传,而我司从未宣传其产品具有保健的作用和功效,原告所诉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请法院应予驳回。
经审理查明,2017年6月27日原告冉志鹏在临颍金百汇城市广场(胡杨超市)购买了被告生产的养元六个核桃核桃乳一箱,支付价款60元。该产品包装标示有:六个核桃、智汇养生、核桃乳、植物蛋白饮料”、“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和“六个核桃”《最强大脑》栏目第四季独家冠名等。
原告冉志鹏为支持其诉请向本院提供购物发票一张、产品外观照片2张,证明其购买养元六个核桃核桃乳一箱,支付价款60元;被告养元智汇饮品公司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供了:
1、商标注册证;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关于认定“六个核桃”商标为驰名商标的批复;
3、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智汇养生六个核桃核桃乳所作的检验报告;
4、衡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养元智汇饮品公司的复函,内容为“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不违反《广告法》;
5、《商业宣传授权协议》,协议约定,授权方将《最强大脑》节目名称、最强大脑LOGO,以及六个核桃最强大脑联合LOGO授权河北养元智汇公司用于对外宣传,被授权方可以在电视、广播、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户外媒体、平面媒体上对外宣传其为《最强大脑》第四季独家冠名赞助商等;
6、部分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等。
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双方对对方出示的证据表示无异议。
本院认为: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被告的广告用语是否对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和欺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本案涉案的“六个核桃”,系河北养元智汇公司的注册商标,其产品外包装标注有“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它反映了该产品的基本属性即“植物蛋白类饮料”,而原告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认为该产品应具有补脑、健脑、养生、治疗疾病等功能,纯属个人理解。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用语2015年9月24日经工商部门认定不违反《广告法》
六个核桃、最强大脑、栏目第四季独家冠名”
综上,原告主张被告产品存在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的证据不足,本院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冉志鹏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50元,由原告冉志鹏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董占伟
审 判 员 祝晓丹
人民陪审员 王鸿涛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书 记 员 符建业
法萌君语:经过工商部门认定的广告,就不代表不构成“虚假宣传”,这个逻辑是否成立?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用语”,不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该产品能“补脑”的错误认知,是否成立?
),如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核实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律所核心业务包括但不限于:
新三板、资本市场/证券、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银行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产品、破产重整与清算、收购兼并、房地产等。
随着业务的持续扩大,诚邀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创事业,现在向社会诚聘英才,如下:
律所合伙人 10名(发展观念一致)专职资深律师 10名(律所提供案源)授薪律师 10名(年薪10-30万,薪资与执业年限和能力相关)律师助理 10名(须通过司法考试)营销策划 3名(有百度推广经验优先)行政人员 1名(有律所工作经验优先)
多多法务为每一位有志发展、肯定自我的律师提供优秀的业务平台,并定期组织团建、培训等各项员工福利竭力打造一家温暖律所,大卓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 期待更多的精英人士加入。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