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首届“达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投票开始啦!

首届“达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投票开始啦!

2019-10-22 17:44:08

首届“达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
 |投票正在进行中|
一、投票时间
2017年
6月23日20:00时起至6月29日20:00时止
二、投票说明
总分为10分
(每100票计1分,最高10分)
2、特别提醒:组委会将对整个投票过程实施监督,同时也请各选手相互监督,
若发现刷票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首届
达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评选活动
候选人风采展示
A组
(排名不分先后)
刘欢
刘欢,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2015年5月登记注册“达州市达川区瓦扎寨家庭农场”,注册资金360万元,种植九叶青特色青花椒1200亩,荣获达川区新型农业主体荣誉称号。
罗通健
罗通健,达川区大雁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主要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目前,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品种30多个,年产无公害蔬菜4000余吨,带动当地200余农户参与蔬菜种植。
王伟
王伟,中共共青团员,青年农民。在达州市达川区木子乡种植生态蓝莓。经过3年的辛苦劳作蓝莓终于开花结果,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赋美”(赋予你健康与美丽)。合作社一直坚守“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讲良心,树品牌,带动百姓富起来”的企业文化。不断进取,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辐射周边乡镇,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
杨严
杨严,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年后回家乡创业,在达州市科丰种子经营部任技术员,工作务实严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邓林萍
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的产业经营格局,并在成都、重庆、西安建立了直营店,远销周边省市。现合作社已带动当地
余户农民每年人均收入增加近
余元,如今已建成了年出核桃苗
万株,年产笨鸡蛋
万个及
亩有机种植基地。
桂义国
桂义国,男,汉族,生于1981年12月。2010年开始创业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现任大竹县态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合作社养殖专业户成员共有200多户,每年向社会提供无公害生猪3000多头,创利200万余元,户均增收1.5万余元,让更多的养殖户腰包鼓起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江帆
江帆

生于

月,于

月派驻神合乡坛水村担任第一书记。下村后,她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心系贫困村的群众,在下派两年时间里,积极联系争取各种帮扶资金总计约
万元,发展坛水村青花椒特色产业
廖红军
廖红军,一名退伍军人,把白茶带回家乡创业,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荒山荒坡变成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目前在大竹已种植白茶2.4万亩,辐射12个乡镇,建立了5家茶叶合作社。这种模式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点燃”了山区的脱贫梦。
唐小佩
唐小佩,女,
岁,返乡创业的她,她用自己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技术与家乡摞荒的土地和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准备打造一条从水果种植到水果饮料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建设家乡。她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去年支部换届,被高票选举为阳光村支部书记,她成为百姓心目中喜爱的致富带头人。
周文川
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权、农民变股东
的三变模式,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新活力。他带着改变农村人命运的使命感,用行动去帮助乡亲们脱贫增收,让省定贫困村朝阳乡木鱼村所有的村民都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为当地农户提供了
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他们人均增收近
万元。
陈海波
陈海波,市直机关干部,在担任国家级贫困村幺塘乡中河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期间,大力改善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产业带动,以“党支部引领,业主带动,专业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参与”的合作模式,在原来基础上,发展200亩花卉园、400余亩特色柑橘产业园,让该村的82户306名贫困户走在脱贫奔康的大路上。
张漫
张漫,一名下派到贫困村扶贫驻村干部,结合本村实际,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为方向,以“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带着乡亲们把荒坡荒地变成“四季果园”,实现着脱贫致富的梦想,目前已经发展了
余亩果园基地,建立了
家专业合作社。
唐斌
唐斌,被誉为大巴山的“茶专家”,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优,成功创办一家县级龙头企业,建生态茶园3000多亩,技术培训1000多人次,培养致富能人10多人,共同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为贫困群众架起一座通往致富路的“金桥”,为广福镇创建茶叶之乡倾注了大量心血。
唐中洋
唐中洋,一名大学生回乡创业者,把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豪猪,人工饲养起来。不但自己养,
带动了
达州市
个人成功创业,创造二十多个就业岗位,豪猪养殖户存栏量超过500头。以“养殖场+互联网+客户”的模式将达州市的特种养殖业搞的风神水起,真正做到了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实现脱贫,助推精准扶贫。
肖学江
刘义波
刘义波,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他积极响应开江县的“
”工程,大力发展银杏种植,将猪粪通过发酵,变成最好有机肥给银杏树施肥。现有
余亩种植银杏采叶基地,并带领孙家沟村
个组的村民共同致富。
首届
达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评选活动
候选人风采展示
B组
(排名不分先后)
毕超
毕超,一位网名叫“蓝莓爸爸”的共产党员,把蓝莓产业、酵素农法带回达州创业,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酵素农法”的经营模式,传授微生物应用技术、堆肥技术、农业废弃物就地利用技术给村民,与当地农民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共同脱贫致富。目前在通川区已种植蓝莓1100亩,辐射2个乡镇。这种“科技兴农”的模式,改变了山区农业生产观念陈旧、技术落后的面貌,激发了农民勤劳致富的梦想。
程海洋
程海洋,一名返乡创业的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将在学校和实验室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达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克隆,进行各类经济作物幼苗的研发,生产与推广。公司目前成功研发出了草莓,树莓,蓝莓,铁皮石斛,脱毒生姜等十多个品种,并免费为贫困地区提供草莓原种苗及种植培育技术,目前培育草莓五十万株,为农户亩产增收
万元,帮助
来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并且以
公司
基地
合作社
网店
的模式,来推动达州乃至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种苗发展进程。
黄黎
黄黎,一名回乡创业的
后女性,把绿色生态健康食材带回家乡,以
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
网店
的经营模式把荒地变成宝,
年在通川区江陵镇新农村种植芦笋
亩,
年在江陵镇棋盘村种植芦笋
亩成功种植紫芦笋
亩,常期用工
人,帮助农户
余家,实现当地农户年增收
元目标,她希望江陵镇遍地都是富硒芦笋。
蒲政兰
蒲政兰,木龙村第一书记,用青脆李项目致富木龙村的引路人,以
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
农户
的经营模式,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目前在木龙山已种植青脆李
万株,辐射
个社,成立木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注册
木龙山
商标。这种模式让贫困户的腰包鼓了,心里乐了,也脱贫了。
常艺螣
常艺螣,工商银行四川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员工。2015年9月,下派担任万源市茶垭乡老洼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常艺螣一心一意扎根老洼坪村,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将该村建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其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精神,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兰松安
兰松安,他身残志坚,用坚强的内心负重前行,以勤劳的双手重筑梦想。他创立实
体产业,致力于商贸、农资和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业务,现已流转荒山坡地种植茶叶、核桃等2450余亩,养殖肉牛100余头、蜜蜂70余箱。直接带动1350余贫困农户年户均增收4500元;解决留守老人及妇女120余人务工;辐射周边6个乡镇12个村发展种养殖增收致富。
刘晓岗
刘晓岗,男,生于1982年3月。2007年创办万源市百里坡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年发展,如今百里坡旧院黑鸡占地3000亩,产品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年产值600万以上,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罗从超
陈小林
陈小林,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女性创业者,开办的宣汉县南垭家庭农场是达州市首家新型家庭农场。她将科技注入农业生产,规划发展新型“八区”产业园,即提子园区50亩,红心猕猴桃园区100亩,蓝莓园区50亩,脆李园区100亩,干果园区150亩,大棚玉脆西瓜园区30亩,常规蔬菜园区50亩,水产养殖区占地约20亩,带动全村30人脱贫致富,获得达州市示范家庭农场、四川省示范家庭农场等荣誉。
丁长平
丁长平,一名勇于打破养殖常规的青年农民。他将科学化、模范化的养殖方式带入养猪行业,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致富不忘乡亲,他采用统一供应苗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销售,即“五统一”的服务模式,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带动了本村种养殖业的发展,带领大家一起脱贫奔康。
何婷婷
李春念
李春念,一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退伍军人。他坚持响应党的号召,将脱贫攻坚作为企业重心。 “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谋发展,以诚信开拓市场”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一条成熟产业链。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5月创办了“宣汉县天车坝生猪养殖专合社”,带领当地父老乡亲们一起奔向致富之路。
李知谦
王玲
王玲,一位活泼自信的“土货”网销
老板。她有效利用网络,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真实的镜头,向消费者展示“最土”的宣汉农特产品从采集到销售的过程,使大家看得舒心,吃得放心。她用心筛选产品,从周边村民手中不断收购特色,卖稀奇古怪,卖营养天然,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郑娜
郑娜,一名大学生村官,宣汉县东乡镇炉坪村党支部书记,优秀的党员干部。她积极投身村社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硬化道路,解决几十年都未解决的基础设施差,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带头种植1千亩左右的果园。引进业主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较大规模的冬桃基地和无花果基地,带动全村村民年均经济收入增长2000左右,为2017年全村脱贫打下坚实地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
吴建碧
吴建碧,一名大学毕业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开阔了她的视野,把创业致富梦带进了山区,以“农民+合作社+电商”的经营模式,用一粒草仔,撑起了自己的生态鹅养殖梦,不仅荒野绿色,而且还给山村生机。目前在渠县山村的供销合作社与其它合作社合作,让一粒种子撑起了绿色生态链,不但还餐桌绿色,还加快了山区的脱贫进程。
张双
各位家长:发现你家孩子玩这种东西,请立即收缴!

上一篇:[【案例普法】行为保全,给你家房子拿到“免死金牌”!]

下一篇:[陕西佛坪: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