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
羊肉的膻味
所含蛋白质较多,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让群众吃上放心、珍品驴肉,是朴康源公司确立的永久目标。对于如何提高驴肉品质,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驴肉,做大做强驴肉产业,朴康源下了真功夫:一、从源头上抓起,朴康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污水全部进行处理,保证了生产环境的安全;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实行标准化持证上岗,保证了加工环节安全;严把检验检疫关,不合格的肉驴坚决不进厂,保证了原料的安全。二、建立了可全程管控的屠宰加工生产线,购置先进检测设备,狠抓检测环节,不达标的肉坚决不出厂。此外,
朴康源还与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建立了协作关系,签订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示范基地合作协议书,为企业的驴肉生产、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驴肉制品龙头企业,从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改变过去的作坊式生产,带动河间驴肉产业做大做强。”公司负责人李宝宗说,“公司的宗旨是弘扬驴肉火烧文化,做大做强驴肉产业,创建驴肉知名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朴康源投资1亿多元进行项目建设,预计2020年前全部建成达效;企业内建设了驴文化展馆,以弘扬河间驴肉火烧产业悠久历史文化;注册了商标,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站,成立了合作社,朴康源距离公司既定目标越来越近。
王胖子驴肉火烧的大掌柜王海波,用11年的时间,从石家庄一家40平方米的小店做起,辗转进军京城,迅速发展到现在13家直营店,把驴肉火烧店开进故宫,成为北京十大名小吃之一。2003年在石家庄一间40平米的小店,六张桌子,王胖子河间驴肉火烧店就开张了。随着“王胖子”越做越大,2007年王海波顶住各种压力,租下北京市中心的一处门店。这家店,也是王胖子驴肉火烧店名扬京城的转折点。2008年,北京电视台《四海漫游》栏目组找到王胖子驴肉火烧店,推出胡同里的小吃。“这一下子就火了!这个小店一天营业额达到8000元,每天吃驴肉火烧的人排队,王胖子驴肉火烧店的名气也出去了。”王海波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欣慰。2009年王胖子驴肉火烧店进行全面改革,让店面档次提升了一大截,初具连锁模式的“王胖子”吸引了北京电视台各栏目组的注意,一时间《食全食美》《消费观察》《畅游北京》等栏目争相报道。现在“王胖子”在京已开13家分店,但是王海波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让“王胖子”在全国遍地开花。
作为石家庄里最知名的驴肉火烧店,高建民酒楼当之无愧。2000年,高建民与妻子从路边一辆手推车做起,靠着一股“傻”劲,生意越来愈好,半年后手推车换成了路边一间80平米的小店,直至今日在石家庄已开5家连锁店,每家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2008年高建民酒楼在八大名厨之一的魏金亭大师指导下,研制出了酒楼的特色菜——水煮驴肉、干煸驴肉。“我做驴肉火烧傻大傻大的,就是凭着做人做事都实在,赢得了顾客的长期认可与支持”高建民如是说。正是这股“傻”劲,让高建民闯出了一片天地。顾客给高建民驴肉火烧做了首打油诗,来表达对他家驴肉火烧的喜爱:
庄里小吃雨纷纷,饥饿交加欲断魂。
借问美食何处有,驴肉火烧高建民。
比如说这个紫盖肉,肉的选料来自驴的紫盖部位,这个部位的肉香而不腻,软糯老幼皆宜,要保证选材的高品质,它的做法是依赖川菜口味,经过烧、泡、洗、出水、炸、焅做成半成品,上宴会时再炸”说起店里的招牌菜,高世桥娓娓道来。秉承着创新理念,高世桥创新了驴肉火烧的新吃法,终结了小小驴肉上不了大席的时代。打造出
两个招牌菜——驴紫盖和全丝驴胶,
这两个招牌菜
成为了利顺桥的百万大菜,每年
给高世桥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驴肉好比一出戏,剧本出来了,看你怎么唱。”对京剧情有独钟的高世桥把驴肉当做一项艺术来做,精雕细琢,从简单工艺到国宴精品。高世桥一路走来,既肩负了传承驴肉火烧文化的责任,又在不断创新中继续前进。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