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悉的河北的城市中,除了现在火得不得了的地方“雄安新区
,也许就是衡水市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衡水市有全国闻名的衡水“老白干”。正所谓:世人言及
老白干
,必云衡水;而言及衡水,必云
老白干
,盖因衡水老白干之名扬天下久矣,世人莫有不知者。
▲衡水境内
滏阳河上
建于乾隆年间的安济桥
衡水,古属
冀州
。境内滏阳、滹(
)沱、衡漳诸河如玉带盘绕,
金波
粼粼,正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考察文献,所谓
冀州衡水酒
,非冀州产酒,乃衡水酒为之扬名。衡水酒业追溯至汉,成名于唐,定名于明,有清以来更盛极于世。《正定府志》、《
冀州志
》、《纲鉴合编》、《
宝颜堂秘笈
》及文学名著《
镜花缘
》多有记述。
提到“
冀州衡水酒
东汉时衡水酒业已颇具规模。史载,和帝永元十六年春二月,因比年雨多伤稼,诏禁冀州沽酒;景帝时因旱灾诏禁冀州沽酒四年。顺帝时,冀州刺史
苏章
以衡水酒宴清河
太守
,其饮后大赞曰:
人有一天,我有二天
矣。唐大诗人
王之涣
,曾任衡水主薄,为衡水酒所倾倒,赞曰:
开坛十里香,飞芳千家醉。
▲民国天津市售卖的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明嘉靖三十一年,衡水城内有名酒坊十八家,
城内有家
德源涌
酒店,很有名望
。在
建造衡水木桥时,建桥工匠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
真洁,好干!
后取名:
老白干
。所谓
老
,是指历史悠久;
白
,是指酒质清澈;
干
,是指酒度高,度数能达到
度。其味
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余香
此后
老白干
,传颂
朝野
,人们都一品为快。各地坊店多有效仿,沿袭至今。
▲衡水老白干获得的南洋劝业会奖章
清代,衡水老白干为全国五十五种名酒之一。宣统二年,获南洋劝业会大奖;宣统三年,城内酒坊有三十余家。
年,德聚坊
李泽卿
先生携衡水酒赴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名列中国诸获奖酒品之首。史载
直隶(官厅)高粱酒
是也。民国二十八年版《衡水乡土志》记载:
衡民谋食四方者,木工为多,陶工次之,制曲酿酒尤为特色,巴拿马赛会得有奖章
即此也。一九二九年衡城福兴隆坊之酒品获河北省国货陈列馆二等奖。获奖后衡水老白干名声大振,行销华北和东北地区。上图商标显示:民国天津市北马路闽粤会馆对过,有一家兴源成鲜货店,专门批发、零售衡水老白干,看来那时在洋酒盛行
天津市,衡水老白干也占有一席之地。
▲衡水恒义(
德聚
)全体职员摄影
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大肆侵华,烧杀抢掠,征粮夺财,民不聊生,百业凋零。至抗战胜利时,城内仅存恒聚成、诚兴、德聚、福兴隆、广聚、恒聚成、德昌、恒盛、福聚兴、天丰、义庆隆等酒坊十六家,勉强维持生计。
年,衡水解放后,冀南第五专署会同衡水县政府把当时的这十六家个体酿酒作坊收归国有,成立了
冀南行署国营制酒厂
新中国成立后,衡水市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成立地方国营衡水制酒厂,恢复发展老白干酒生产。
年曾作为祖国的名特产之一,当作慰问品送到朝鲜战场。文革的特殊时期,“老白干”这个的名字显得不合时宜,酒厂遂把“衡水老白干”改成衡水白酒,并在商标上添加上红太阳和毛主席语录。
▲文革前期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数年来,衡水老白干酒屡获殊荣,
年,此酒被评为省内名酒,并获得
著名商标产品证书
。衡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安济桥等百余处人文古迹,其中安济桥既是衡水老白干酒注册商标图案原型,它已成为衡水老白干酒的象征。2006年11月,商务部正式认定衡水老白干酒(注册商标:衡水老白干)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衡水老白干酒以优质
高粱
为原料,纯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和两排清工艺,地缸发酵,精心酿制而成。她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造就了芳香秀雅、醇厚
丰柔
、甘冽爽净、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文革后期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关于老白干的故事,酒厂厂史里还记载着这样三个传说,在结尾处,权当餐后甜点,转给大家品读。
▲1980年代初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传说之一:
相传,一千多年前,滏阳河畔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村口有一家酒店
——桃花村
酒店,高挑酒旗,上书
老白干酒
。掌柜的是一位
多岁的
寡妇
,人称薛二嫂,她经营的是前店后坊,生意兴隆。一日,店里来了位白发老石匠,开口讨酒喝,日复一日,照常喝酒不付分文。薛二嫂找机会问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说:
你们这儿的酒不是
老白干
吗?为什么还要钱?
薛二嫂说:
不错,我们这儿的酒是叫
老白干
,这种酒是我祖上几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酿造的,这酒洁白纯正,酒度高烈,点燃后不留水份,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把它叫
老白干
。这酒是我们自己酿的,老师傅只管喝,有钱付钱,无钱白喝。只要能给
老白干
扬名,足矣!于是薛二嫂依然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为答谢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后院独自动手凿出了一口水井,完工后,老石匠却在井旁化作一缕轻烟而去,众人无不称奇,只见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于是按上辘轳,汲上井水,竟然是清明的
甘泉
水。用此井水酿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风味独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纷纷在此附近建坊,用此井水酿酒,此地日益兴旺发达。数百年后,小村庄也就变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酿成的独具风味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声远扬。当然这是传说佳话。
▲1980年代初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传说之二:
衡水古称
桃县
唐中宗
神龙年间,大诗人王之涣曾在桃县任主薄。据说王之涣非常喜爱老白干酒,吟诗作赋时,常要饮酒助兴。相传王主薄还请
鲁班
的徒弟喝过老白干酒,那横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拱桥,便是鲁班的徒弟酣饮老白干酒后,酩酊之中露绝术,妙手建筑而成,并且顺手牵羊不知从哪方挪来一尊青石麒麟,至今还蹲在老石桥头。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涣的政绩功德和鲁班徒弟的神工绝艺,认为酒还是请这样的官喝!
▲1980年代初衡水老白干酒商标
传说之三:
王冕赞酒
相传元朝画家
王冕
一日来到衡水,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冻得他瑟瑟发抖。忽见一茅舍,他决定进去避避风寒。舍内一老者见他如此凄冷,遂取出白酒一壶,请他饮下驱寒,王冕也不推辞,一杯一杯喝下肚,情不自禁说道:
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馋,连喝十杯皆愿干
,并向老者询问此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
此乃衡水老白干酒,这个地方到处都在产酒啊!
王冕带着感激离开茅舍,走出老远仍在自言自语:
衡水烧锅到处有,琼浆玉液日夜流,来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