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榆林市政府最新工作报告(精编版),很多热门话题都涉及了

榆林市政府最新工作报告(精编版),很多热门话题都涉及了

2019-10-22 17:45:03

“多多法务”
尉俊东代表榆林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这份打印出来有25页的政府工作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先来看榆林市2015年的几个发展指标
●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1.3亿元,增长4.3%
● 地方财政收入295.6亿元,增长13.8%
● 城乡居民收入32078元、10636元,分别增长8.1%和9.3%
●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4亿元,增长5.8%
榆林市2016年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9%
●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榆林市政府2015年的主要工作和亮点摘编如下(
抓住关键环节
力促经济企稳回升
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
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2亿元,增长4.2%,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精准拓展能化产品市场
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活动15场,工业品产销率达96.5%
持续强化品牌建设
“榆林煤”成功注册产地证明商标,“榆林山地苹果”和“榆林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2.3亿元,签约PPP项目协议13个,引进社会资本10.4亿元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组织多场政银企对接会,落实各类贷款293亿元
通海绒业、德林荣泽两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现榆林市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紧扣提质增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能化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未来能源煤制油、神华甲醇下游深加工等一批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
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累计建成装机241万千瓦,增长52.5%,全年上网发电32.4亿度,增长50.9%
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智能通、北斗星、乡土中国等企业落户榆林,建成西北地区首个专业快递园区。
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壮大
统万城、高家堡等重点景区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游、自驾游加速兴起,全年接待游客19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5亿元,增长12.8%。
立足强基固本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2家、农民合作社1899家、新型职业农民1538人。
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完成流转土地面积5.5万亩,新增家庭农牧场507家,定边县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六大县之一,米脂县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园。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羊子、生猪、肉牛等畜禽饲养规模稳定,羊绒产量占到全省的90%。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成为全国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
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启动第五版城市总规修编
完成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中心城区实施各类市政项目74个
完成投资10.2亿元,环城北路西段、德静东路等项目建成通车,沙河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一期建成开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7%。
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成效显著
横山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准,大柳塔镇列为全省镇级市培育试点。
振南工作成效显著
4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一批学校、医院、道路、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南部六县公共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补齐发展短板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神佳高速、店红一级、大石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沿黄公路二期全线贯通,启动实施210国道榆林至陕蒙界等一批道路项目。
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快速推进
神府至河北南网500千伏第二回路项目进展顺利,榆横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实施“生态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绿化造林80.5万亩。
榆林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6天,居全省前列。
突出问题导向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多规合一”试点改革成效显著
获得中央改革办充分肯定,为全国市级改革提供了“榆林经验”。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承接中省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6项,精简行政审批事项79项。
镇村综合改革顺利完成
减少乡镇20个,撤并建制村1265个。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872户,增长20.8%。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榆林海关正式开关,进出口总额达到3226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8亿元。
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成功举办第三届呼包银榆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签订五项多边合作协议。
强化兜底补短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两个80%”硬指标
民生投入达到375亿元,增长8.4%。
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政策,全市高考二本上线万人比居全省前列。
市二院完成新址搬迁,市一院绥德院区建成投用,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开,新农合参合率达99.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万人。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85元/月和2500元/年。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6526套,建成24483套。
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8亿元,16.03万人实现精准脱贫。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32.4%。
下面,我们再来看大家更关心的——2016年榆林市政府重要举措
尉俊东说,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尽责的起步之年。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省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稳增长
综合施策稳定实体经济
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和监测调度,全力稳定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
抓好“榆林煤”中国驰名商标申报“榆林兰炭”地标产品认证工作,持续打造“榆林好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放宽电力、交通、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强化政银企对接,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整合重组,抓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落实中省去产能政策。
推进60万吨以下煤矿整合重组,强化对环保不达标、安全有隐患企业的治理,引导硅铁、小火电等“三高一低”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扎实推进90个市级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00亿元。
加快推进准朔、蒙华、靖神铁路和小纪汗煤矿、孤庙、郭神3条运煤专线建设,启动包西高铁榆林段前期工作
推进榆靖高速互通立交、沿黄公路提升、榆阳至靖边等9个续建项目建设,建成绥德、清涧县城过境公路,启动吴定、绥延高速建设,实施横山、子洲等6条县城过境公路项目。
实施光纤到楼入户和下乡进村工程,普及城区公共无线网络,建设“宽带榆林”。
千方百计释放消费潜力
引进全国知名零售企业,打造环境一流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力争华润万家榆林高新店开业运营
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搭建网络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加快快递物流业发展,建设神府、榆阳、绥德、定靖4个电商物流园区和8个县级专业快递园区。
启动基层供销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解决农民群众的“买难卖难”问题。
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落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2.5天休假试点,激活假日消费。
关键词:调结构
加快发展高端能化产业
推进榆能横山、国华锦界等7个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确保清水川煤电二期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力争煤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扎实推进延长石油煤炭清洁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富油50万吨环烷基油项目,力争华电煤基芳烃项目开工建设、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项目完成核准、兖矿煤制油二期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确保全年新增煤制油70万吨、烯烃60万吨。
大力发展油气深加工产业,开工建设定边50万吨沥青、200万吨油气转化综合利用和榆炼成品油库等项目,打造千万吨级炼化基地。
围绕甲醇、烯烃等初级能化产品,全力培育引进一批精细化工产业项目,着力发展烯烃下游等高附加值产业链,全面提升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扎实推进华电100兆瓦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风光互补、农光互补和分布式光伏电站。
抓好陕西有色多晶硅、定边正信光伏组件等项目,推进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落地一批蓝宝石玻璃、激光晶体项目,积极推进碳化硅、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加快发展黄芪、麻黄等生物制药产业。
加强与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布局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项目,建设区域性数据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进兰炭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兰炭绿色生产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大型煤基热解项目落地。
抓好银丰陶瓷二期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装备建材产业。
支持羊老大、七只羊、王中王等品牌做大做强,打造全国最大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
加快红枣多糖技术工业化,推进蓖麻、沙蒿等生物质提取,开展绿豆、玉米、猪牛羊副产品生物技术综合利用研发,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系统谋划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出台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石峁遗址的有序发掘和保护,推进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景区建设,做好镇北台、红石峡、榆林古城一体化保护开发的前期工作,抓好红碱淖、白云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策划中国盐湖游乐园项目。
联手延安、吕梁、鄂尔多斯等周边地市,打造长城边塞游、黄河风情游、转战陕北红色体验游等旅游线路。
支持佳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神木和绥德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努力建设西北地区特色旅游目的地。
实施精品影视剧目创作工程,开拍《平凡的世界(二)》等系列影视剧目,打造陕北民歌、榆林说书、榆林剪纸等一批榆林文化符号,提升榆林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统城乡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启动中心城区“一张图”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长城路南延、榆横五路与榆溪大道连接通道等18个路网项目,加快推进环城北路西段供热、西沙水厂、东郊配气站等一批市政工程,实施榆溪河生态长廊南北段和大墩梁尤家峁自然生态保护区一期工程。
围绕榆溪河、榆阳河治理和老城区保护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崇文雅苑、驼城家园、滨水西岸三个棚改项目
推进“美丽镇村”建设
支持榆阳、神木、横山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区,
推进大柳塔镇级市培育试点改革,加快锦界、东坑2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高家堡、波罗、名州3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继续加大重点集镇建设,支持各县区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功能齐备的特色小镇。
扎实推进“五覆盖六到户”工程,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切入点,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着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
支持北部县区转型发展。
支持南部六县加快发展。
支持各类园区创新发展。
关键词:促改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煤油气绿色开采、煤炭分质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抓好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各类园区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足用活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支持各县区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鼓励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创新创业。
抓好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年内引进50名急需的拔尖领军人才。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公布市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加快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健全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强化金融改革,支持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本。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健全榆林海关通关联动机制,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
办好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壮大,拓展榆林产品境外市场。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0亿元。
关键词:保生态
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造林绿化50万亩。
推进环城防护林体系建设,打造榆林城区绿色生态屏障。
实施千村万户绿化工程,年内绿化美化村庄100个。
稳步扩大经济林规模,发展海红果、长柄扁桃等经济林10万亩,实施红枣低产林改造10万亩。
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湿地保护工作,争取红碱淖湿地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坚决整治环境污染
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大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实施无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榆阳河治理一期工程。
扎实推进煤矿采空塌陷区治理和境内输油管道改造提升工作。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办法,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消减2%
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抓好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城市垃圾和生活废水无害化处理。
研究出台电能替代政策,推广电采暖、电锅炉等电气化设备。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设公共交通停车港湾和公交站点,中心城区新开通4条公交线路。
规划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增加一批绿色环保公交和出租车辆,引导居民低碳绿色出行。
关键词:惠民生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建成高新三幼、高新六小和横山五中,启动29个公办幼儿园项目
抓好市级医疗机构专科建设,建成市关爱医院、传染病医院,支持神木县医院创三级、佳县和子洲县医院创二甲。
全面落实两孩政策,提升人口计生服务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建设榆林群众艺术馆、镇北台长城博物馆、榆林文化艺术中心,推进榆林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逐步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榆林体育中心前期工作。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67万人。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五险一金精简归并政策,做好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和养老待遇发放工作。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区助残服务能力。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
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收尾工作,完善城市贫困人口的住房保障制度。
做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帮扶关爱工作,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心、省心、放心。
加强各类风险防控
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逃废金融债务和“老赖”行为;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化解民间借贷纠纷,加快案件审理和资产处置进程,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各类应急机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明天起,主城区又有两条路进行施工...邢台城事儿]

下一篇:[「东纺人才网 」每日急聘职位推荐 | 服装人才网招聘]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