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预报名和初选,现已汇总出村庄初选排名,初选活动投票总数达到票,在全市及更广范围内宣传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营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按照原定方案,共计30个村入围决赛。详情如下:
一、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直接入围(共3个)
磁山镇磁山二街 淑村镇白沙村
伯延镇伯延村(伯延古镇)
二、各乡镇投票得分和专家评分综合第一名(共23个)
活水乡楼上村 石洞乡青烟寺村
武安镇西竹昌村 工业园区泉上村
上团城乡崇义三街 磁山镇岩山村
矿山镇李石门村 大同镇兰村
伯延镇东万年村 午汲镇大贺庄村
贺进镇后临河村 冶陶镇后山村
康二城镇康西村 北安乐乡贾家庄村
淑村镇白马寺村 徘徊镇上庄村
管陶乡朝阳沟村 阳邑镇北丛井村
邑城镇得义村 北安庄乡大洺远村
西土山乡东马庄村 马家庄乡宋家井村
西寺庄乡东寺庄村
三、初选得票10000以上的村(不含综合第1一4个)
上团城乡崇义四街 上团城乡下团城村
矿山镇西石门村 矿山镇西寨坡村
武安市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2017年11月3日
第一期投票名单
伯延古镇
伯延古镇位于武安城南10公里处,南依鼓山,北临洺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中国传统村落”。
伯延镇集中建设以先进街、先锋街、和平街、建设街、胜利街和东万年村为主体的美丽乡村,以把古镇建设成华北名镇为目标,打造了一个环线、两片街区、两大建筑群、三个广场。投资800万元,高标准打造古镇旅游环线,完善道路管线功能,综合整治道路两侧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下内功,下大力气改水、改厕;投资200万元,进行管线入地,改造上下水管道4000米,建设污水处理厂一个。目前,共铺设下水管网达15公里。镇区五道街管网覆盖率达到35%,农户改厕900多户。
该镇借古镇建设契机,就伯延古镇环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提升。新清成公司建设使用垃圾中转站,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清理。酬勤保洁公司负责清理建筑垃圾及环境保持,使古镇环线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该镇对绿化带及槐树、百日红、大叶黄杨适时进行浇水和管理,使伯延的村容村貌有了一个新的大的改观。
伯延镇东万年村
东万年村位于伯延镇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居鼓山脚下、南洺河东岸。南与庄晏村毗邻,西与西万年村接壤,北与南北文章村交界。因初时李姓由山西洪洞县首迁于此,建村而名东万年,而后人一直记称为东万年村。全村共265户1050口人,耕地总面积约1400亩,以种殖、养殖业为主。
后因房屋扒裂无法居住,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全村于2007年全部搬迁到伯延镇西南位置,与伯延先锋街、先进街相连。搬迁后的新东万年村,进村道路两旁建有2000米绿化带,并安装太阳能路灯和监控摄像头。农户住进二层新楼房,户户通暖气。为推广使用绿色能源,村上安装了轻烃气设备,可供居民炊事、洗浴、采暖,既清洁环保,又安全可靠,全村85%的居民接通了轻烃气管道并投入使用;全村上下水道实现100%管网覆盖,无污水乱倒乱流现象;农户改旱厕为水冲式,卫生干净,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在村庄中心建起了健身广场,广场配有健身器材15种,村民们每天可以自由自在地晨练。
总体目标:把东万年建设成为名镇保护的遗产典范地、河北美丽乡村的建设示范地、邯郸魅力古镇的旅游目的地。依托古镇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集传统居住、文化展示、旅游商贸等功能为一体的河北精品示范村。
管陶乡朝阳沟村
朝阳沟村地处管陶乡北13.7公里,距武安市区48公里,全村210户、650口人,耕地面积约400亩。
近年来,朝阳沟村紧紧依托314省道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朝阳沟景区)。朝阳沟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全国乡村游示范点、河北最美30景之一,是著名戏剧作家及导演杨兰春老先生的家乡,是戏剧《朝阳沟》故事的创作原型地。2014年12月,朝阳沟村被国家住建部等部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北省美丽乡村”称号。
朝阳沟景区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全村20多户群众发展起农家乐,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带动土特产的销售。朝阳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热火朝天,文化墙、村民文化中心、体育健身广场、村民生活排水管网整治及垃圾清运、古建筑保护、沿河大道治理、绿化美化亮化、沿街店铺管理都已经整治到位。传统古村落更为朝阳沟这个古朴的村庄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岁月感。
贺进镇后临河村
后临河村位于武安西北深山区,归贺进镇管辖,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美丽乡村之一。这个古朴幽雅的村庄,有历史、有文化、有传说、有景观,人杰地灵。村庄三面环山,素有“九龙进水,一龙出水”
1、古桥、古井众多:大小14座青石拱桥古雅壮观;14眼古井碧水清凉,每眼井都有石碑记载。
2、古庙、古树林立:有龙神殿、天地坛、观音阁、玉皇庙、关公庙、仙家庙、姑姑庙、马王庙、土地庙、武家祠堂等,还有青冈树、望天古槐等,显得古朴典雅,美不胜收。
3、三面环山:分别是卧龙山、凤凰山、张广寨、青龙寨、羊易垴、玉轿山、回音峡、神水泉等。每座山都有故事传说。到了秋天,满山红叶十分艳丽。
4、红色文化:抗战时期,革命老前辈任弼时(化名马道)曾在该村居住疗养。同时,该村曾为桃园沟创建了3个供销社(翟家庄、岳家庄、后临河),后临河供销社现保存完整。此外还有青石拱窑两处:共5拱,抗战时期曾藏过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品和粮食衣物。
5、传统文化:有平调、落子剧团,曾演出多种剧本,有古装戏和现代样板戏;传统秧歌队别具一格;武术在该村传承悠久,名声远扬,俗有“后临河武,前临河船”的说法。
后临河村古朴幽雅、山奇水秀、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宜居宜业宜游好地方。该村正在由清华大学美丽乡村建设基金会规划设计,致力于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美丽乡村。
活水乡楼上村
楼上村建村于明末,位于活水乡政府驻地西北10公里处的门道川东侧、北洺河支流源头。全村360户1100口人,有耕地300亩、林地180亩。
该村左望京娘湖(4A景区)、右临七步沟(4A景区),前接平涉线(省道、武安旅游专线)、背靠东太行(正在打造的5A景区),发展旅游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安今年重点打造的太行长寿川片区内的精品示范村。
该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主题是:山居戏乡——平调落子戏曲小镇;业态打造的方向是:上山(东太行景区)观景,下山听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夜宿农家。
今年以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十二个专项行动,启动建设了安平戏曲广场、戏韵广场、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茶舍剧院、精品民宿等,同时修建1.8万方的饮水池一座;清理残垣断壁,拆除违规建筑,修建围墙3400平方米,群众居住环境焕然一新;铺设给排水管道8000米,更换路灯70盏。
下一步按照,既定业态打造方向,重点抓好精品民宿打造,村西建设占地100亩的四合水镇,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采取文化+、旅游+的模式,将武安非物质文化——平调、落子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游、购、娱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上团城乡崇义三街
崇义三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硬化主街道总长1014米、8604平方米,铺设下水道1000余米;中心广场改造铺设大理石地面1600平方米,增加长廊两座;墙体美化粉刷1.2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300平方米;嘉东路影壁墙工程22米长、6.5米高,金锴描字;嘉东路建起大型不锈钢牌坊一座;嘉东路南便道扩建铺设1500平方米,安装LED高杆灯8个,植树50余株;饮水主管道改造工程2510米;建设净水站一座;老街道村民饮水管网全部改造,安装智能水表800余户;建造农贸市场大棚一座。2017年下半年建设规划有新民居、公墓三期,上团城乡新凯路南延工程与该村中华大街对接。
上团城乡崇义四街
崇义四街自从被确定为美丽乡村以来,支村“两委”秉持“农村建设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着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4月,崇义四街将村内1500米的下水道全部改造,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大改善,从源头上改变了污水满地流的状况。 2017年5月,另一项“重磅”惠民项目——全村通暖气工程开始动工-。该工程预计投资1600余万元,将崇义四街全部住户纳入到通暖气范畴。经过3个多月的连续作战,截至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的工程量,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下一步,计划将把四街公园建设项目提上日程,在村委会东30余亩的荒山上建设一个主题公园。
上团城乡下团城村
下团城村位于武安城西6公里邯沙线路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500余户、2400余口人。耕地面积1987亩。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包括村内街道硬化、文化墙建设、入村口牌坊建设、村内绿化等多项工程,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内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村委会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中。目前藏书已达5000多本。文化室负责人韩忠州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各级奖项,同时由他在文化室内配备笔墨纸砚,无偿向村里的孩子教授书法。现在,村内文化室时常聚集满学习书法和阅览书籍的孩子。下团城村对韩家祠堂进行装修,让韩式家训“爱国 孝道 和谐 创业”深入人心。
下团城村内,古建筑彰显传统文化,新建筑体现农村新风,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民风淳朴。
西寺庄乡东寺庄村
东寺庄村位于武安城西15公里处的北洺河北岸,全村共有793户、2530口人,耕地面积1850亩,年集体收入43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1.2万元。东寺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标准化园区建设示范村、邯郸市百面红旗村、邯郸市爱国拥军先进集体、武安市十面红旗村、武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村集体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 建设了集村民服务和园区办公为一体的三层大楼;建起了176栋新民居二层小楼、4栋高层住宅楼;村内道路全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饮水管网、网络监控实现了全覆盖;为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村里建成了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网的高标准村办小学、幼儿园, 配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修建了高标准的室内影剧院,建设了一座休闲公园和两座文化广场;村委会设立了藏书5000册的“农家书屋”;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村级卫生室。每个星期日,村上都给每户免费供应饮用纯净水及新鲜绿色蔬菜。
阳邑镇北丛井村
北丛井村位于阳邑镇东南3公里处,是2016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2016年以来,投资35万元,安装了路灯100余盏;投资10万元,在主街道两侧绘制了文化墙;投资20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修缮;投资320万元,重修通往东山村及通往柏林村的连村桥两座,解决了群众行路难;投资120万元,新修饮水池1座,目前主体已竣工;完成进村路绿化植树2000余棵;重新修砌防渗渠700余米。
资料由各乡镇提供
■编审:高树其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