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两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在这里!

两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在这里!

2019-10-22 17:46:09

(一)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积极化解。甄别债务底数,制定为期10年化债方案,拟定通过债券资金、财政预算、土地收益、闲置国有资产处置等逐年归还。当年化解政府债务2.13亿元,政府隐性债务2.06亿元。政府投资保压有度。缓建、缩减政府投资项目28个,整改PPP项目2个,减少政府投资25亿元。将安化第一芙蓉学校等民生项目转为以社会资本为主建设。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和渠道,禁止除棚改、易地扶贫搬迁以外政府融资举债行为。融资平台稳妥转型。基本完成融资平台及国企清产核资,将所有平台整合成梅山城投集团1家。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有效。排查整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妥善处置遗留非法集资案。加大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力度。整改个人借款债务5606万元。有效处置问题楼盘,江南华府开盘销售、水韵山城复工建设。
(三)全面加强污染防治。以上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以污染防治“百日会战”问题清单为抓手,全面加强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荣获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第二名。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上级累计交办各类整改问题81件,已完成62件,19件达到序时进度。省督察组对我县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高度肯定。扎实开展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河流“四乱”现象明显好转。强化河长巡河监管,关停51处非法采砂洗沙点,基本完成“僵尸船”清理整顿、禁养区畜禽养殖退出。实现县城南区污水和东坪水电厂污水与县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并网处理,建成柘溪水电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资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问题整改。县城辰溪河等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圆满完成。7家涉锑企业停产5家、整治2家。龙腾纸业停产关闭。“两网”退出成果巩固提升,柘溪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狠抓大气污染治理。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全县禁止焚烧垃圾和秸秆,工地扬尘管理实现全覆盖,67家砖瓦窑企业关闭拆除42家、整改25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2.5%。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全县禁采石煤,关停石煤(矾)矿企业6家。1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11个乡镇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梅城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厂试运行。
(三)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以园区为重要平台,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新进规模工业企业9家。黑茶产业园立足黑茶特色小镇建设,完成征地655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为2018年全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唯一入选园区。高明工业园立足新材料新能源,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金雕能源科技电解合金项目一期投产。金鑫新材、信力钨钼、雪峰钨业等企业钨钴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梅城工业园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微网能源、湘芝新材、翔音电子等企业生产加工项目开工投产。乾润新瑞富硒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三通一平”。龙塘工业小区完成征地688亩,华晟能源完成厂房主体建设。优势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海螺水泥产销两旺,实现年产量200万吨,年产值7亿元,纳税破亿。渣滓溪锑矿、湘安钨业实现产值、利税双提升。成大生物转型升级加速。芙蓉山风电一期项目25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以举办黑茶文化节和创国卫为抓手,完善城镇基础功能配套,城镇化率达37.28%。县城建设快速推进。雪峰湖大道东段、滨江景观带、陶澍大道梅山文化长廊、资江一桥桥南广场等项目投入使用。紫薇谷文旅综合体完成辰溪防洪堤、紫薇路部分路面工程。完成县城北岸立面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2491套,启动县城劳动技校片区、东桥片区(一期)、竹林片区、梅城老粮站片区拆迁工作。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8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4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3.8%,11.5%。五星级华莱国际酒店主体工程启动实施。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顺利推进,大湖坪水库正式开工。安化驾考中心投入运营。萸江农贸大市场、“三桥一坝”亮化工程完成建设。城镇秩序有效整治。实施“铁锤行动”,全面整治县城市容秩序,拆除违建39873平方米。大力建设卫生乡镇,滔溪、奎溪、小淹、马路、南金等5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
(三)健康安化持续推进。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占比下降到30%以下。与湘雅附二等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中医诊室实现乡镇全覆盖。县二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县人民医院县城东部新区分院、县疾控中心综合大楼等即将建成;卫宁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县中医医院项目启动“三通一平”;小淹等5个卫生院完成改扩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禽流感蔓延,成功处置诺如病毒等疫情。狠抓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食品安全形势整体向好。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良好水平。完成“两癌”普查、产前筛查和无偿献血任务,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全民健身深入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县体育馆免费对外接待6万人次。为羽毛球省队输送运动员6人。周萌获得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女单冠军,谌利军获得举重世锦赛男子67公斤级“双冠”并刷新世界纪录。
(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严格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管理,责令停产停业单位208家,取缔关闭39家。成功处置二广高速安化段“12·8”交通事故。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完成梅城镇农贸市场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启动消防梅城二中队营房建设。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实施“三无”乡(镇)村创建,实行领导开门接访、主动下访、包案化访,化解信访积案38件。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平安安化”创建活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枪、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93起,强制隔离戒毒139人。推进治安巡防建设,建成“城市快警”岗亭2处。“三所合一”项目稳步推进。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巩固产业扶贫成效,确保实现贫困县如期摘帽和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安化绿色崛起。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更大的视野和决心推进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和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发、释放发展活力和动能。
旗帜鲜明、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让民营经济成为安化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加快天然气、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民生短板。
积极面对和化解库区群众转产转业、六步溪等自然保护地群众生存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利益等民生问题。坚决防止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和决策出台前都要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做到落实惠民政策不打折扣,执行政策不损害群众利益。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一)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谋发展与防风险、保稳定的关系。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杜绝新上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概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加大地方债券争取力度,确保隐性债务不增量、减存量。完成隐性债务本息年度化解任务6亿元以上。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进一步厘清政府与梅山城投集团公司债权债务关系,依法注入国有资产,支持依法获得砂石、供气、石油和广告等领域经营权,最大限度增强平台公司造血能力。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密切关注、应对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坚决把房价稳定在合理水平。继续加强问题楼盘处置。
一)推动茶旅产业深度融合。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快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力争完成茶叶加工量9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税收3.5亿元;接待游客超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2亿元。
坚守“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茶园建设理念,鼓励打造集茶叶现代化种植、初制加工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支持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建设,确保年内开门迎客。结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芙蓉山大戏打造芙蓉山茶旅文一体化观光茶园。推进天茶村艾家寨、八角茶业青云观等生态观光茶园基地建设。
整体推进无公害化栽培管理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支持茶企和种茶大户开展茶园基地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认证。鼓励依托茶园基地建设一批标准化黑毛茶加工厂。推动建立茶产品原料产地标识制度。打造一批全程数字化管理、可查可视可追溯的基地和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支持和鼓励华莱生物黑茶加工制造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完成中茶标准化厂房建设,确保在6月前投产。完成建玲茶业安化黑毛茶存储交易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确保渠之源新厂、御君康茶业全面投产。完成褒家冲茶业主体厂房建设并投产。启动久扬茶业千两茶文化展示体验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八角茶业新厂房建设。启动云上茶业“安化黑茶智慧茶园”建设。
加强安化黑茶历史文化挖掘和祛油降脂保健功能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加大以安化黑茶为原料的茶饮料、茶食品、日化用品等创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大安化黑茶“洒洒水”等创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加大娃哈哈安化黑茶饮料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快优质水源勘探和安化黑茶饮料加工厂建设。完成华莱精深加工日用品生产线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化,加快推出安化黑茶文化产品,确保黑茶印象演艺中心建成并实现“黑茶印象”节目年内上映、黑茶文化传播中心投入运营。
加快推出一批黑茶文化、生态观光、运动休闲精品景区。
加快云台山景区建设和提质,确保4A景区创建成功。加快茶马古道景区提质,确保4A景区复检合格,并启动创5A工作。加快黑茶特色小镇万隆民俗文化村、大酉溪民俗文化街、大酉溪西岸资江游艇码头建设,启动与唐家观、黄沙坪黑茶小镇捆绑4A景区创建。支持梅山文化生态园提质。启动张家仙湖荧光栈道、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柘溪库区雪峰湖产业项目建设,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宝塔山等码头和唐溪茶场等驿站建设,初步形成环雪峰湖旅游精品线路。
拉通大熊山至茶马古道、东坪伊溪至茶乡花海环园公路、芙蓉山环线等通景公路。推动白沙溪茶厂至陶澍陵园和钧泽园茶园跨资江人行桥建设。新建一批旅游厕所、停车位和标识标牌。
继续加大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不断创新推广模式。支持华莱生物申领直销牌照。支持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立足长沙区位优势,发挥人才聚集、公共品牌传播、创新创业孵化等作用,全面提升安化黑茶品牌影响力。继续推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推广,支持企业利用高铁和央视、湖南卫视等权威媒体加大广告营销力度。加大茶旅产品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对接力度。推进安化黑茶进餐馆、进酒店、进高校,推广“梅王宴”旅游餐饮品牌。加快安化黑茶标准体验店建设,力争把黄沙坪安化礼物店打造成为湖南省旅游购物示范点。力争鹞子尖古道等6处文物古迹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茶道”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完成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速推进安化黑茶国际宣传、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等工作,抱团参加国际茶事活动,力争安化黑茶设立单独海关编码(HS)。
(二)推动新型工业化培植财源税源。巩固发展重点企业。支持渣滓溪锑矿、湘安钨矿整合锑钨资源做大做强,加大对海螺水泥和柘溪水电厂、东坪水电厂、株溪口水电厂的服务力度。支持成大生物新产品研发。继续壮大新材料产业。支持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加速发展,打造以钨钴锂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加速力天钨业、金鑫新材、金源新材主板上市。加快泰森科技、鑫炅二期项目建设并投产。力争长益钨业等企业实质性启动项目前期。加速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立足梅城工业园,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信息产业。支持微网能源、翔音电子等企业扩大产能。推动湘磁电子完成主体厂房建设,完成佰兆科技厂房装修。持续跟进新能源产业。支持以水电为主导,风力、生物质发电为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芙蓉山风电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华晟能源生物质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推动芙蓉山抽水蓄能项目全面实质性启动前期工作。
四)迅速提升园区承接能力。抢抓湖南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利用土地规划调整进一步拓展园区面积,优化布局,主动做好承接能力建设。
启动集中供热工程和安置区配套工程等建设,启动金酉路、槎溪大桥等园区道路建设。
启动2000吨规模工业废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推进S311扩改。
加快园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和配套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切实增强产业转移承接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启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
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争取纳入县经开区园区范围。
(一)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完成《安化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务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逐步实现391个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抓好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农宅合作社等改革。大力支持脱贫攻坚成效好的村试点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村。
大力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继续支持江南镇黄石村等建成村巩固创建成果,力争东坪镇岩坡新村、江南镇黄花溪村创建成功,启动龙塘乡大百龙等村创建工作。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打造1-2个田园综合体。
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工程。结合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培育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以上,力争引进2-3家农业战略投资者,打造一批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着力改善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力争1000亩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道路通达。努力形成“一村一特”“一区(片)一特”的产业结构。加快长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天翼农业等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乐安红皮小籽花生基地面积和品牌影响,力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保护品牌申报成功。支持金龙山农业公司加大油茶基地建设,发挥好金叶油业龙头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以羊角塘镇为中心的油茶种植加工示范区。依托龙塘、冷市等乡镇丰富竹木资源加快发展竹木产业,支持柏溪竹业等竹木企业做大,并向龙塘工业小区集聚。规范有序发展柘溪水库水上垂钓、大水体生态养殖业,开展库区水果品改三年行动,依托阿香茶果等龙头企业,推进库区水果品改和高标准水果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柘溪库区“雪峰湖”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六步溪等自然保护地发展蜂蜜、中药材、蘑菇等林下经济,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林产品基地。推进优质树种推广与林种结构优化,逐步增加彩叶树种,努力推进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的转变。
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体系,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
加大乡村治理力度,继续开展“一创多评”等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继续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乡村治理树立社会文明新风的决定》,完善村级组织“四位一体”治理机制,发挥村规民约引导作用,狠刹人情歪风,推进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
(三)切实改善交通面貌。继续突出交通攻坚,朝着“畅通安化”迈进。
加大官新高速征地拆迁力度,全力争取尽快开工,再创一个“马安速度”。加快东梅公路、东渠公路等干线公路建设。东梅公路实现桥梁完工、隧道主体贯通,全面拉通路基并启动路面建设。加速东渠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狮子山大桥等重要节点工程,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与官新高速同步建成。力争龙江公路和柘溪大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西木线、毗溪口大桥前期工作。争取仙沩公路列入省规划。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争创全省农村公路示范县,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完成通自然村公路207公里、畅返不畅公路200公里、国省干线大修工程(白改黑)28公里、安防工程870公里、危桥改造28座。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让安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中释放活力、增添动力。
(一)坚持把深化改革贯穿始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对标梳理全县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更新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平台数据,简化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积极筹建标准化政务大厅,强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动线上线下同步、功能互补,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以智慧城市项目为统领,统筹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县乡职责关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完善下放经开区和乡镇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确保下放事项承接到位,不断增强经开区和乡镇发展活力。完成新一轮政府系统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三)坚持用优质服务增添动能。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狠抓各项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兑现好落实好政府招商引资协议条款。紧盯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紧盯安化乡友,精准务实招商。狠抓“破零倍增”,加大外贸增长点培育,力争外贸出口新增破零企业4家,倍增企业2家。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点、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完善三年滚动重点项目库。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设立重点项目集中服务机构,开辟服务“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强化警企联系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阻工行为。强化考评奖惩,在重点项目推进中发现干部,坚决查处重点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服务民营经济壮大。实行重点企业县级领导“一对一”服务,认真抓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
(一)优先发展教体事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又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化解“大班额”问题,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完成清塘铺镇中学整体搬迁和安化县第一芙蓉学校、东华中学扩建项目建设。启动安化县第二芙蓉学校、安化县一中科教楼和梅城镇南桥完小等新建项目。完成仙溪镇完小、古楼乡完小和平口镇中学整体搬迁。完成大福镇完小扩建项目。加快安化黑茶学校建设,确保9月份开学,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建立“双元制”,力争办成全国最好的职业教育学校,为安化黑茶产业建设好基础人才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师德提升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人才管理改革,加大教师直聘、公开招聘力度,年度新进教师700人以上。大力推进羽毛球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继续举办好第三届“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力争举办一次全国性羽毛球赛事。

上一篇:[丹江口要全面爆发了!如果3年后你还在丹江口,你将会面临……]

下一篇:[惊天轮胎造假 达2000万!!]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