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聚焦中小微企业③ | 湖北省:五抓五促 着力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

聚焦中小微企业③ | 湖北省:五抓五促 着力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

2019-10-22 17:46:21

按:
五抓五促
着力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
近年来,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重点,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聚力“放管服”改革,依法履职,创新作为,积极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做法
(一)抓改革促创业,着力方便中小微企业创办
坚持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降低中小微企业发展制度性成本的“先手棋”,刀刃向内
、自我革命,全力以赴简
政放权。
一是降门槛。
先后实施注册资本、“先照后证”、年报公示、“一企一证”等重点改革,陆续推出“一址多照”、名称自主申报、住所信息申报承诺等创新举措,对全省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证照分离”,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由170多项减为33项,后置审批减至200项,取消24类工业产品和所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前检验,全方位降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门槛。
二是简流程。
先后推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36证合一”等改革,大力开展银行开户“政银联办”、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简易注销试点等工作,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到当场发证,省级工业产品许可审批时限由60天压减到9天,企业办理证照时间从50天以上压减到5个环节3个工作日内,襄阳、荆州等部分地区实现1日办结。
三是提效率。
四是转方式。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制定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包容审慎监管新经济新业态。截至7月底,我省企业总数达127.94万户、注册资本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和14.1%,其中中小微企业总数为109万户,占85.16%;个体工商户378.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02万户,分别占市场主体总量(516.26万户)的73.28%和1.94%,这两类主体约占主体总量的3/4。
(二)抓质量促提升,着力增强中小微企业实力
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为抓手,全方位促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质量提升。
省委、省政府印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出台高含金量的10条措施,高规格召开全省质量大会,深入开展“万千百”示范活动,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全省系统开展服务活动1236次,举办专题培训138次,受训企业3022家,全省1.03万家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1042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创建示范区13个,培育标杆企业113家。
武汉在中部六省首次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铁大桥局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实现两个“零突破”。
二是推进标准提升。
取消企业标准备案,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截至2018年底已公开产品执行标准2.15万项、制修订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09项,公布地方标准103项,发布茶叶、蕲艾、光伏、陶瓷等团体标准27项,特别是发布的全国首批网络直播团体标准,推动了湖北网络直播产业持续规范发展。
目前,全省新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7个,新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创建项目22个。
三是推进计量服务提升。
打造计量服务“全程代办”便企平台、“精准施测”助企平台、“减费让利”惠企平台等三个平台,仅今年以来,就免收强检费用约4000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免收5500余家民营企业强检费用2500余万元,占比超过62.5%。
四是推进检测能力提升。
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平等参与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资设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机构数量、吸纳就业年均分别增长6%和8%。
推动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169项,其中省级284项、市级1198项、县级687项。
支持中小企业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投资设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获批筹建1个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鄂州园区)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转向系统3个国家质检中心。
2017年以来,全省新增国家级、省级检验中心19家。
(三)抓保护促创新,着力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持续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搭建维权平台。
争取国家在武汉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武汉成为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保护中心的城市。
8月16日,在全国首家成立湖北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应对快捷通道。
二是开展执法行动。
强力组织专利维权“护航”“雷霆”和商标侵权“溯源”“清流”专项行动,2018年查办商标侵权案件1286件、专利违法案件2906件,全省专利保护指数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
今年上半年,全省系统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403件,案值840万元。
三是政企联手维权。
推行订单式、点题式打假,每年向中小品牌企业征集打假维权线索和需求,向总局发函,先后协助“劲酒”“众望”“金牛”“猫人”“骆驼”等我省知名企业赴河北、山东、新疆、浙江等地,开展异地维权打假。
向全省系统发出专项通知,在全省集中部署“毛铺”“五粮液”、百威英博、景田食品等商标维权行动,联手企业开展打假,推动建立了司法审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维权援助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四)抓监管促公平,着力保障中小微企业平等竞争
紧扣中小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大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一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导荆州市土地资产委纠正土地“招拍挂”设置不合理条件的违规行为。
2017年以来,全省清理政策文件2.2万件,修改不符合公平竞争要求文件21件。
二是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先后纠正印章刻制、指定土地“招拍挂”付款银行等领域行政垄断案件4件,查处新车保险、汽车检测等市场垄断案件4件。
集中整治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以及涉网不正当竞争行为,2018年全省系统查办违法竞争案件831件。
今年上半年,查办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511件,案值1604万元。
三是加强信用监管。
成立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的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推进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推广自贸区武汉片“八双五联”(双告知、双承诺、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模式、双等级、双公示,信息联网、部门联动、监管联防、惩戒联合、督办联手)监管模式。
推广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湖北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涉企信用联合惩戒,2018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突破90%大关。
今年上半年,全省系统抽查市场主体3.49万户,已检查并公示1.72万户,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8341户、移除2.2万户。
四是加强收费检查。
紧盯供水、供气、供电、金融等重点领域,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清单和公示制度,大力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
2017年以来,全省共查处涉企违规收费案件99件,违规金额6006余万元,实施经济制裁6646万元,其中清退达4900余万元。
(五)抓服务促发展,着力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
聚焦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焦点难点堵点,以省局新成立以来的1号文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5条举措,大力推进职能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实事。
一是抓培育助长。
连续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完善全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功能,纳入企业97.18万户,为中小企业建成了“一站式”查询的政策平台、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
连续实施大众创业促进、重点企业培优、个体转型升级“三项行动”,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指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个转企”工作。
2017年以来,共登记办理个体工商户转中小企业3993户。
二是抓品牌助长。
推进制造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转化和服务业品牌示范,以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基础好知名度较高的优质出口企业等为重点,建立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孵化库,确定企业153家、公共品牌44个,组成专班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打造中小企业知名品牌。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5.39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8.56万件,其中驰名商标382件、地理标志商标426件,分别位居全国第七和第三。
三是抓融资助长。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支持开展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增信融资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深入开展“面对面”指导、“点对点”帮扶。
2017年以来,为中小企业办理抵押登记金额2483亿元。
四是抓党建引领助长。
以扩大“两个覆盖”为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先后投入510万元,推进党员培训和创新示范等工作。
截至2018年底,共指导建立小微企业党组织4814个、个体工商户党组织422个、专业市场党组织208个。
存在问题
一是行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下,行业竞争加剧,压缩了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不少中小微企业退市。
在此背景下,需要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而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资金分散在不同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虽有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但是协调能力有限,难以整合资源,达到最好激发活力的效果。
二是失联企业较多。
目前,我省还有1万多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企业,绝大部分是按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名存实亡企业,很多企业“重出生、轻死亡”,认为企业不开展经营活动就会自动死亡,一走了之,不办理注销手续。
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办理注销涉及到政府部门较多、手续繁琐有关。
三是企业获得感不强。
近年来,总局等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不少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发展压力,解决了部分经营困难,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小微企业在行业准入、获得资源、银行贷款、便利纳税、跨境贸易、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便利性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政策落地不够,企业获得感不强。
下步措施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全面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战略,进一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更加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建成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巩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成果,年内将简易注销时间减少一半。
二要更加维护公平竞争。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制定实施竞争政策行为指南,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开展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加强反垄断执法,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要更加服务中小企业。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广告强省等战略,制定并实施市场主体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要更加保护知识产权。
深入开展“双打”(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行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两法衔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执法维权援助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本文首发:多多法务

上一篇:[天下仙桃人(高校版)]

下一篇:[艾士涂料:“三心”服务铸品牌]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