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企业家——“豆腐大王”鄢维斌

企业家——“豆腐大王”鄢维斌

2019-10-22 17:47:46

鄢维斌,男,企业家,籍贯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
豆腐郎。
个人履历
1971年10月1日生于钟祥市石牌镇
1987年7月年毕业于钟祥市石牌镇高中
1998年在武昌杨园开了家豆制品加工厂
2002年在武汉注册了“豆香聚”品牌
2003年江城第一个开在超市里的豆腐坊在友谊路诞生
2005年8月鄢维斌被省商业厅授予“对啊豆腐大王”的荣誉称号
2006年9月斥资100 多万,创建了中国第一家豆腐博物馆,中国第一家豆腐培训 学校------武汉豆香聚培训学校
2006年11月2日在 农博会上讲诉10多年来的创业感言
2008年7月攻读清华大学中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0年初投资4500万 元在洪山街新路村特2号建立大型现代化休闲豆制品加工基地。
全国著名的“豆腐之乡”钟祥市石牌镇,有5万人在全国各地做豆腐、卖豆腐,但在这5万“豆腐郎”中,能够年销售额过千万元、做出自己品牌的,只有鄢维斌一个。
创业历程
1977年,
正读小学一年级的鄢维斌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因为家境贫寒,他只好和年迈多病的母亲一起,靠着哥嫂的接济生活。
鄢维斌学习勤奋,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全班前三名。
每年学校放假,鄢维斌就自觉地下田帮哥嫂干农活、做豆腐。
一晃10年过去了,1987年5月,鄢维斌面临高考,当同班同学都在集中精力复习备考时,鄢维斌却心事重重。
看着哥哥被生活重担压弯了的背影,鄢维斌的眼睛模糊一片。
就在高考前三天,鄢维斌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决定:
不考大学了,跟着哥嫂学做豆腐,减轻家里的负担。
那年7月,当同班同学在父母的呵护下走进考场时,身材单薄的鄢维斌却挑着豆腐上路了。
一开始鄢维斌走村串户卖豆腐,每到一个村,就将豆腐筐摆在村口,自己一声不吭坐在扁担上,等着别人主动来买。
一个星期下来,鄢维斌总是新鲜豆腐挑出去,酸坏豆腐再挑回来,豆腐没卖几块,人也累得浑身散架,而且还亏本。
一天晚上,哥哥叹了口气说:
“维斌啊,你不吆喝,怎么会有人买你的豆腐,从明天起,你起早和我做豆腐,我和你嫂子出去卖!
每天看着哥嫂早上将豆腐挑出去,晚上喜上眉稍回家时,尽管鄢维斌心里很高兴,但也觉得脸上发烧。
一天,鄢维斌对哥哥说:
“你每天要起早做豆腐,白天还要去卖,你身体怎么吃得消,再说,做豆腐我已学会了,但还是不会卖,还是让我去锻炼锻炼,我保证不会再给你丢脸了!
第二天一早,鄢维斌再次跳起豆腐走到村口,一开始,他干咳两声,闭着眼睛吆喝起来,但声音却小得连自己都听不见。
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正要提高嗓门时,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原来是一阵鞭炮声打碎了他的吆喝梦!
这个村里有他的一个高中同学,村长和乡亲们正为考上这位武汉大学的同学送行。
鄢维斌心里一阵失落,但又怕被同学看见笑话,当即挑起担子往回跑,匆忙之中见不到一个藏身之处,眼看村里人越走越近,他干脆撂下担子,一闪身跑到村头小河沟里蹲了起来,身上背着的一壶水,也被他“咕咚!
咕咚!
”喝了个底朝天。
当欢送同学村民的脚步远去后,鄢维斌才从沟边探出身,但他又不好意思回家,只得挑起豆腐又进村口。
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安慰自己:
“行行出状元,我一定要卖好豆腐!
将来办一家大豆腐公司,绝不能让同学看我的笑话!
就这样,鄢维斌每天起早贪黑卖豆腐,到了春节,全镇17个行政村,鄢维斌跑了底朝天,全镇乡亲们都认识了这个高中毕业的“小豆腐郎”。
挑了几个月豆腐后,鄢维斌对哥哥说:
农村消费水平有限,交通不便,我们要到大城市去发展。
在听到同乡介绍兰州人爱吃豆腐、但没人做豆腐的信息后,鄢维斌决定将兰州作为他“城市攻略”的第一站。
1988年2月,鄢维斌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哥哥塞给他600元钱,挥泪告别了70多岁的老母和哥嫂,毅然登上了开往兰州的专列,开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激扬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一到兰州,他马上去租了个门面,每月200元。
为了生存,鄢维斌每天起早贪黑,亲自去市场买黄豆,磨黄豆、既做豆腐、又卖豆腐,靠着做豆腐的祖传技术和勤劳本分,小店赢得了周边居民的信赖和喜爱。
春节腊月27日,鄢维斌正准备回老家,没想到那天的生意突然莫名其妙地火了起来,鄢维斌一打听,原来是当地居民为了储备春节的豆腐,附近居民提前将豆腐一次购回,而后天就是大年三十,很多外地豆腐店老板大都歇业回老家了。
鄢维斌一阵狂喜,为了多赚点钱,鄢维斌决定不回老家,赶紧高价请了帮工,连夜开足马力做豆腐,直到大年三十下午,到他店子里买豆腐的居民依然络绎不绝。
鄢维斌当即在店门口贴上安民告示:
“春节期间不停业,价格质量不变!
那个春节,鄢维斌竟赚了2000元,攥着一大把零零碎碎的毛票,鄢维斌兴奋得彻夜难眠,这可是他第一桶金啊!
尽管他没回家过年,让家里的母亲和哥嫂担心不已,但付出总有回报,鄢维斌春节卖豆腐,就像自己做了一次活广告,附近甚至方圆几公里的居民也从此也认识了鄢维斌,春节一过,周围居民对鄢维斌的认可,使他的生意比同行的生意要红火得多。
为了趁机发展自己,有了钱的鄢维斌信心十足,他开始不满足围着小店自产自销,他要主动拓展市场。
他首先请了个打工的老乡照看门面生意,自己独自到外面闯市场,一番周密调查后,他看准了学校食堂和集贸市场,他想,如果能将豆腐打进学校食堂和集贸市场,何愁豆腐生意不能做大?
便做些麻辣豆豉、香干等豆制品,骑三轮车送到各集贸市场去批售。
怀着这种梦想,鄢维斌先后辗转到北京、厦门、福州等城市发展,结果依然是:
“即使再诚信勤恳,但最多也只是个小康,要成立豆腐公司发大财,依然还只是一场梦!
或许这就是几千年来“做豆腐”的宿命吧!
10年的勤扒苦做,鄢维斌也没能跳出这个历史定律。
28岁的鄢维斌厌倦了背井离乡,逐渐产生了回老家发展的念头。
有了点资金的鄢维斌决定不做豆腐坊,做豆腐加工厂,开展批量销售。
1998年底的时候,鄢维斌来到武汉创业,一连三个月里,鄢维斌跑遍了武汉三镇,最终确定将豆腐加工厂开在武昌杨园,因为那里交通便捷,而且周边集贸市场多,给附近的一些集贸市场供货也方便。
为了迅速打开集贸市场,鄢维斌破天荒地改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游戏规则,以转移客户风险,让利客户。
他对商贩们说:
“每天我给你们送豆腐,卖掉了算你的,买不掉算我的,我请人将剩下的豆腐运回。
”这样做生意,那些商贩等于是零风险,当然乐意进鄢维斌的豆腐。
可这样一来,市场是打开了,但由于对市场估计不足,加上自己承担全部风险,一连三个月,鄢维斌的公司居然出现连续亏损的局面。
赢了市场但不赢利,问题出在哪?
原来,那时供应商做的豆腐“四方块”大同小异,尽管多数商贩诚信经营,但总有一些黑心商贩,居然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把其他供应商或者自制的豆腐,也以“卖不掉”为由要求退货,而鄢维斌上哪去找证据,而没有确凿证据,鄢维斌还不能拒绝,否则整个市场就会前功尽弃。
就在公司要么放弃市场、要么面临倒闭的危急之际,一个平常很不起眼的创意,居然让鄢维斌找到了改变危局的契机!
一天晚上,几个湖南的朋友到武汉找鄢维斌,他只好强打精神到酒楼宴请他们吃饭。
点完菜后,服务员送了一盘凉拌千张丝,一个朋友叫服务员再送一碟辣椒酱和香麻油,配料送上来后,朋友将千张丝蘸上辣椒酱、香麻油,并吃得津津有味,鄢维斌没试过这种吃法,他也学朋友那样吃,没想到味道果然不错,不到5分钟,将那盘凉拌千张丝一扫而空。
朋友不禁夸海口:
“这道菜是我的发明,就叫麻辣香丝吧!
你是做豆腐的,能将豆腐做出这样的味道,可能会成为畅销货!
一句话让鄢维斌醍醐灌顶,如果研制出独家豆腐新品种,一来可以拓展市场,二来那些黑心商贩也不好“偷梁换柱”,即使仿制也能查出真伪。
时间不等人,当天晚上,他就与师傅们一起将辣椒、香油等配料和千张丝合在一起加工,但由于料量、火候掌握不准,味道要么过重,要么过淡,始终确定不下来最后的配方。
第二天,鄢维斌就开始扫荡武汉三镇的书店、图书馆,尽管中国豆腐文化源远流长,但奇怪的是——武汉书店或图书馆居然很难找到几本豆制品书籍。
一打听才知道,尽管做豆腐的人成千上万,但大多数文化不高,他们只会将豆浆制成豆腐,到书店买书钻研理论的很少,既然没有需求,书店也很少进。
经过一个月的潜心研究和反复实验,鄢维斌终于研制出当时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麻辣香油配料,推出了当时武汉第一个豆腐新品种——麻辣香丝。
紧接着,鄢维斌一鼓作气开发了5个新品种。
“油皮千张断货!
赶紧送货!
”“五香豆糕卖完了,快送30公斤!
原来,这些新品种以前武汉从没有卖过,很多人不知道味道不敢买,少数爱尝鲜的人买回家吃后,感觉味道不错,便又回头来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鄢维斌新开发的豆制品新品种迅速成为豆腐市场的抢手货。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鄢维斌迅速招兵买马。
有句俗语叫:
“世上有三难,撑船打铁磨豆腐!
”要找到有经验的工人很难,可再难也要干下去。
一次,一位刚来不到两天的四川籍工人突然找鄢维斌借钱,当鄢维斌得知他母亲患病住院后,爽快地借给他5000元,还特意买好车票送他回家。
工人师傅都为鄢总担心:
“要是他不回来,怎么办?
”鄢维斌笑着说:
“要是他卷钱跑了,我损失的只是5000元钱,他损失的可是做人的信誉,他的损失比我大!
” 一个星期后,这个工人果然如期回到厂里。
鄢总对待员工的态度,让工人师傅们倍感温馨,纷纷觉得跟这样的老板再苦再累也值。
就这样,在市场突然被做大、人手奇缺的情况下,工人师傅们跟着鄢维斌一起并肩战斗,同甘共苦,而鄢维斌不仅成功地逃离了创业“鬼门关”,而且自己研制的豆制品,迅速在武汉三镇集贸市场名声雀起。
2000年6月的时候,中百仓储超市公司买手找到鄢维斌,对他说:
“钟祥石牌镇被称为‘豆腐之乡’,许多消费者说你有祖传配方,豆腐做得好吃,你愿意给我们公司供货吗?
”中百仓储超市公司向鄢维斌发出邀请,希望他的豆腐进驻超市,鄢维斌高兴坏了。
随着中百仓储的分店越开越多,鄢维斌公司的销售额从每月3万元直线上升为每月近70万元,建起了厂房,雇了上百个工人。
2002年的时候,鄢维斌打出品牌“豆香聚”并注册商标。
一天,鄢维斌正在豆腐专柜去例行检查,正好碰到一对中年夫妇在买豆腐,那个妇女可能是被鄢维斌开发的新产品吸引住了,刚准备掏钱购买,没想到她老公却拦住她说:
“别买了,这豆腐没有商标,肯定是个小厂家的,吃了不放心!
”那个妇女犹豫了一下,最后放下豆腐,挽着老公的手走了。
这对夫妇的对话深深地刺痛了鄢维斌的心,在中百仓储总经理程军的支持下,鄢维斌给自己的豆腐起了名字:
“豆香聚”,意思是:
“豆腐香四季,回味聚知己”。
不久,国家商标局顺利通过对“豆香聚”的审查,有了注册商标,鄢维斌组建了武汉豆香聚豆制品公司。
2003年,中百仓储友谊路店开业时,人们在生鲜区发现了一处古香古色的别致建筑,这是江城第一个开在超市里的豆腐坊。
在这里,消费者不仅可以亲眼目睹豆腐制作的全过程,现场买卖的方式,打造绿色、安全、环保型豆腐,让消费者看着放心、买了放心、吃得放心。
还能从刻在墙上的文字里,了解豆腐的历史渊源、营养成分。
由于店面外观设计统一,工作人员着装、服务统一,很快吸引了武汉百万主妇的眼球。
鄢维斌表示,虽然在超市里搞现场制作,需要添置设备、增加人手,成本提高了不少,可是“豆香聚”的牌子打出去了,让许多消费者一买豆腐就能想到“豆香聚”,值得。
短短几年来,随着中百超市在全国的迅速扩张,武汉 “豆香聚”公司随之迅猛成长,公司不仅研制出了蔬菜豆腐,果味豆腐、黑芝麻豆腐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卖到了重庆、兰州、长沙等全国50多个城市,而且公司职工也发展到近300人,还在中商平价、武商量贩、武汉华联等超市开办了200多家“豆腐坊”,一方面给超市供货,一方面也把自己做成了全省连锁的豆制品公司。
2005年10月,鄢维斌被省商务厅授予全省“豆腐大王”称号,2006年9月,武汉豆香聚豆制品公司再次被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和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等4部门联合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合格单位”。
更令业内侧目的是,他还斥资100 多万,创建了中国第一家豆腐博物馆,中国第一家豆腐培训学校------武汉豆香聚培训学校。
2006年11月2日,风和日丽,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中国武汉农博会顺利召开。
全国政协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蒙、湖北省省长 罗清泉等中央、省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这位如今每天管着几百万市民吃豆腐,豆腐博物馆馆长、豆制品培训学校校长、年销售额3000万的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昔日挑着担子走村串户、还被狼狗追咬过的落魄豆腐郎,那一天应中国农博会组委会的邀请,西装革履,容光焕发地从贵宾席走到了演讲台,自信地发表了自己10多年来的创业感言,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和与会人员的热情鼓掌!
2010年初,公司拟订在东西湖食品开发区投资4500万元,新建一座占地30亩、日投料量为40吨的大型现代化休闲豆制品加工基地,届时,二个工业园生产的豆制品系列产品,年销售额可达2.5-3亿元,安置就业1500人,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
其生产、经营规模处于华中地区首位。
鄢维斌凭借着诚信经营最终获得了千万的回报,这也是我们在创业中立身的根本,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创业路上走的长久。
与我们联系吧

上一篇:[快观察 | 36亿“联姻”告吹!汇源果汁和天地壹号终止合作!]

下一篇:[“36亿卖身”计划告吹!汇源果汁与天地壹号合作终止]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