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突发!“汇源”果汁品牌归属生变,天地壹号拟36亿持有60%权益......

突发!“汇源”果汁品牌归属生变,天地壹号拟36亿持有60%权益......

2019-10-22 17:47:46

汇源果汁负债曾逾百亿
“汇源”品牌归属权尚不能确定
对于此项收购,天地壹号相关人士称以公告内容为准。
并购
失败埋下债务危机
1992年至2007年,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将汇源从一个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发展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的老大,甚至带上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作为当时中国少数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布局的果汁生产商,汇源100%果汁占据了纯果汁一半的市场份额,中高浓度果汁占据45%的市场份额,保持着绝的行业领先地位。
此后朱新礼开始了他产业链的大布局,不断扩大公司的规模。早在汇源果汁成立后两年,1994年12月12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2亿元人民币。开启了农业种植上游领域的布局。
2006年,汇源集团以2.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汇源果汁35%的股权,引入法国达能、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等基石投资者筹划在香港上市,这次融资不仅让汇源果汁估值上涨至6.28亿美元,也在更大程度上助力了汇源在农业投资上的纵横捭阖。
据《时代周报》报道,当时汇源果汁投资20多亿元巨额资金新建工厂,准备转型做上游的纯果汁原料供应商。同期(2007年)汇源投融资现金流也显示出其进行了一轮较大的投资。
在朱新礼看来,种果树做农业里面存在规模化的商业机会,所以卖掉汇源获取更多的现金流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整个并购过程中的策略性失误,却直接把汇源带入了连续性的问题旋涡。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拟以每股现金作价12.2港元,总计约179.2亿港元(约合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在朱新礼看来,“出售汇源果汁饮料灌装业务的目的是把筹集的179.2亿港元投入到更上游的现代农业,帮助中国更多农村、农民实现规模化、科技化与品牌化经营。同时,还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全球营销网络,把中国的浓缩果汁和果浆输送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去。”
为配合这一收购,汇源不仅在上游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同时汇源果汁也大幅削减了与可口可乐重复的销售渠道及销售人员,当时的财报显示,2007年底,汇源员工总人数为9722人,销售人员为3926人,到2008年底总人数为4935人,销售人员仅剩1160人。
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认定可口可乐收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依据《反垄断法》做出了禁止收购的裁定。
在此之后,汇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建立销售渠道,员工暴增上万人。原先定位为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的大量投资出现问题,加上产销不平衡带来的产能利用不足,直接影响到了汇源的利润。
自此之后,作为果汁业龙头的汇源果汁开始一蹶不振,业绩停滞不前。但接下来的10年间,朱新礼并没有放弃汇源的大农业梦。截至目前,汇源集团已在全国10多个省规划与建设了20多个农业产业园区项目。
北至黑龙江伊春、虎林,南至云南普洱、海南陵水,西到新疆布尔津,东到吉林柳河县,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其中,在湖北钟祥规划并建设了汇源目前最大的生态绿色产业园,投资规模高达142亿元。
但是,由于大量项目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回收周期相对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业的现金流。
2018年3月29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布了一则公告,承认上市公司违规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42.75亿元短期贷款,以便后者应对临时营运资金需要或还债。
北京汇源饮料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朱新礼的关联公司。朱新礼持有上市的汇源果汁65.03%的股份,此举直接引发了汇源果汁的停牌。
至此,汇源果汁陷入了困难中。(本文系多多法务shipinguanchajia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营报、中国饮料行业网等媒体报道)

交流创造价值

上一篇:[突发!汇源果汁和天地壹号终止合作!]

下一篇:[汇源果汁36亿卖身合作“流产”]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