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1月6日电(记者周科)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近日,当地警方联合市场稽查局破获一宗假冒注册商标案,打掉一个制作假苹果手机的小作坊,现场缴获500部手机。
iPhone X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今年9月,深圳市光明区警方接到市场稽查局提供的一条线索:在凤凰街道某社区中,可能存在一个制假工厂,涉嫌假冒注册商标。通过前期走访摸排,光明区南凤派出所和市场稽查局联合开展检查行动,在凤凰街道塘尾社区一出租屋内找到了这家制假小作坊,现场查获仿黑色iPhone 8 Plus(256G)133部、仿粉色iPhone 8 Plus(256G)377部以及部分制作工具和零部件。初步估计,该批产品货值超过300万元。
经审讯,嫌疑人张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这个小作坊只是生产假iPhone手机链条中的一环,自己主要负责管理整个“生产车间”的运营工作,根据“后台老板”的指示进行操作。目前,张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被警方依法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侦办中。
警方提醒,购买手机要到正规店铺选购并索取正规购机发票,注意验证购买的手机与试机时的手机是否为同一台,可通过IMEI码等方式查看。如果购买到山寨手机,第一时间保存发票等相关证据后,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延伸阅读】<多多法务购假货谁负责? 电商法草案二审强化平台责任
2017年10月31日讯,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于佳欣、李亚红)电子商务法草案31日第二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中,对于电商平台内出现侵权假冒情况,草案强化了电商平台应承担的责任。
草案二审稿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比之下,原草案规定,电商平台“明知”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依法采取删除等必要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从“明知”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表述变化,对电商平台经营者治理假货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强化电商平台对侵权假冒行为的责任,体现了立法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保护。
同时,根据草案二审稿,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接到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对损害扩大的部分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草案二审稿的修改条款进一步体现了对电子商务经营者义务的规范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