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10:01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高检公布了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相关情况。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相对集中于侵犯商标权类。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介绍,201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10件4272人,提起公诉3674件6809人。其中,侵犯商标权类的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批捕和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分别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93.1%和95%。
针对商标侵权假冒领域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裁判不公、执行不力等问题,各地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活动的监督。201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80件211人。单独挂牌督办了10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重大典型案件,与有关部门联合挂牌督办了29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重大典型案件。
案件一半以上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
据最高检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案件数量大、多多法务实施侵权犯罪日益凸显等新特点。
据了解,2017年,起诉案件数量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5省市占同期全国起诉件数的60.8%。从犯罪人身份来看,商标类和著作权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多为个体经营者多多法务站经营者,利用自己经营的公司、企多多法务店生产、销售侵权产品。侵犯商业秘密案则主要是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秘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多多法务实施侵权犯罪日益凸显。(原标题:《去年批捕涉知识产权犯罪42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