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行基本都上市的情况下,“还呗”作为国内最早提供信用卡代还服务的平台之一,上市的需求也愈加明显。
据新流财经消息,今年上半年,还呗累计放款超200亿元,月放款40亿元左右,这数额甚至比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要高。“股东方下任务了,这都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业务不发力不行了。”
还呗的运营主体为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分众传媒。
业内人士告诉见闻财经,经济下行带来的广告行业不景气以及新潮等同业者的烧钱竞争,使得分众传媒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恶化,而且短期难有起色;而类比还呗的其他同行,经营数据显然还有较大上行空间,分众传媒发力互金行业并不意外,而其他投资者也有获利意愿。
不过,有流量、有资金支撑的还呗,突然激进的扩张风格,在聚投诉上招来了大量投诉,并于近期被多位用户投诉窃取隐私;另外,“还呗”商标终审被驳回,使得多年烧钱营销可能付诸东流。
还呗发力扭亏为盈
分众传媒2019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7.17亿元,同比降19.59%,归母净利润7.76亿元,降幅达76.82%。主要原因在于主业广告市场需求疲软、电梯类媒体资源扩张的维护成本以及客户回款速度放慢,导致账龄结构恶化,风险增加。
但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6月末,数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净利润458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分众传媒投资数禾科技,显然到了“收获”的季节。目前,数禾科技核心产品“还呗”主要提供信用卡账单分期、小额借贷、商品分期、助贷等业务。
据新流财经消息,今年上半年,还呗累计放款超200亿元,月放款40亿元左右,这数额甚至比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要高。
而见闻财经注意到,在今年2月拿到新浪基金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后,还呗的扩张就呈爆发式,开启了一轮烧钱营销,在朋友圈、短视频、微博等阵地广告“刷屏”。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还呗注册用户数为2000万,2019年3月,注册用户数超过2500万,4月份达到3000万。
目前,数禾科技的股东包括分众传媒、红杉资本、信达、诺亚财富、新浪。不难想象,依靠电梯广告一哥、微博等资源入口,还呗并不用担心缺少流量;而在资金方面,大股东分众传媒一直以来也是鼎力相助。
2018年,分众传媒累计拆借资金9.2亿元给数禾科技,资金利率约为4.35%,远低于数禾科技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获取的助贷资金成本。
另外,还呗的资金方还来自南京银行、天津银行、海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国通信托等机构铜板街、真金服等。
业内人士分析,还呗今年的扩张,更大因素还是
数禾科技此前多年亏损。2015年亏损547万元;2016年营收828万元,净亏损4854万元;2017年营收2.02亿元,净亏损5615万元;2018年营收10.81亿元,净亏损3843万元;业务相似的,51信用卡2018年净利润21.69亿元、小赢科技2018年净利润8.83亿元、维信金科2018年净利润2.96亿元。
如何获得用户隐私?
见闻财经注意到,在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上,除了被投诉高利贷、搭售保险、暴力催收等,或许迫于快速扩张的压力,还呗近期被多用户投诉“拉新短信骚扰”,并泄露个人隐私。
10月8日,安先生投诉称,“我就想不明白,你们还呗哪里来的我的手机号,整天给我发一些贷款垃圾短信,我明明不需要,你还频繁的给我发,诱惑我,吸引我,给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垃圾短信你们准备发到什么时候?”
另外,安女士投诉称,已在还呗注销账号,但还呗并未消除个人资料,又打骚扰电话来让借款。
显然,除了骚扰用户诱骗借贷,还呗如何获得、处理用户信息的问题更值得关注。近期以来,互金行业多家第三方服务公司被立案调查,主要原因就是非法收集、爬虫窃取、倒卖用户信息。
见闻财经此前了解到,目前“买非法信息”也遭到警方重点关注,此前天翼征信高管被警方带走主要就是因为购买了爬虫产品。
此外,10月7日还有用户投诉个人资料被还呗泄露。
商标注册被驳回
除了伴随大量投诉,数禾科技最操心的估计还是“还呗”商标。
2016年7月,数禾科技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还呗”商标,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还呗”商标指定使用在基金投资等服务上,容易使公众误认为对指定使用服务的服务内容及方式的描述,将其作为商标使用难以起到区分服务
随后,数禾科技进行上诉,但皆败诉收场。
2018年9月26日,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对数禾公司因“还呗”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案做出最终判决,法院认为数禾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诉争商标经过使用已经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具有识别服务
这一判决,使得“还呗”不受相应法律保护,面对此前多年的烧钱推广,最坏的结果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被其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