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大产业!
近日,
阜南县会龙镇的辣椒
“红”出致富路 ,
等媒体关注。
“最困难的时候5毛钱都借不到,现在我‘站起来’了,早上就有2家银行给我打电话,让我把钱存进去。”
站在自家的辣椒大棚前,67岁的老董说起话来声音洪亮。靠着种植辣椒,老董今年上半年收入60余万元,昔日的贫困户“逆袭”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
老董名叫董贺勤,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闫庙村村民,由于老伴去世,儿子突患精神病等变故,2014年董贺勤被当地列为精准扶贫对象。虽然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对好强的老董来说,贫困户的帽子让他耿耿于怀。
在镇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数次上门的鼓励支持下,老董决定利用当地辣椒之乡的产业优势,发展大棚辣椒种植。“不会?咱学啊。”在老董的三轮车上安徽频道
如今,老董种植规模扩大到50亩,仅今年上半年大棚辣椒就收入60多万元,老董说,“不干,摘不掉贫困的帽子!”
富裕起来的老董,没有忘记身边的贫困户。贫困户王志红在老董的鼓励下种植了三棚辣椒,没钱买农资,老董帮忙垫,不懂技术,老董手把手地教。目前,在老董的指导和帮助下,已有15户贫困户全部依靠辣椒产业顺利脱贫。
昔日的贫困户成为致富带头人,老董身上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他自己的勤奋苦干,得益于阜南县会龙镇对发展辣椒经济的长期坚持,得益于镇村基层干部从实际出发、走辣椒产业扶贫之路的不懈努力。
“会龙辣椒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党委、政府的长期坚持。”阜南会龙镇党委书记刘金堂告安徽频道
据了解,目前县会龙镇种植的辣椒有20多个品种,种植辣椒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达75家,经营辣椒的企业10家,形成了年复种辣椒面积7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10亿元的规模,参与辣椒田管、采摘、运输、加工的农民超过1.2万人。今年7月份,全国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公布,会龙镇榜上有名。
“明年我打算把种植规模扩大到60亩。”老董信心满满地说,这是他的愿景。而对会龙镇党委、政府来说,愿景则是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使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农村,效益给农民,让农民在产业融合中受益,真正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小
链
接
2019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开展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通知》。根据通知,2019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298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其中,我市阜南县会龙镇榜上有名。
按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将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相关项目资金统筹,形成合力,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资,有力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小南姐带你感受
中国辣椒之乡会龙的魅力↓↓↓
阜阳热线影视中心摄制
会龙镇小百科
会龙镇,隶属于阜阳市阜南县,位于阜南县西部,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乡镇。素有“辣椒之乡”美誉。
会龙辣椒于200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集辰”牌商标,2004年8月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2008年又注册了“会龙”商标,具有果大肉厚、品质醇美、品种齐全等特点,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西安等60多个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