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奎山镇镇长程晓勇
奎山镇镇长程晓勇
“2019年,我们奎山镇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理念”为行动先导,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在农业产业上做文章,以从严管党治党为保障,为全面打造新奎山而奋斗。”5月31日上午9点,追梦乡村行系列报道组
“快进来,你们冒雨来真是辛苦了!”程晓勇一边说着,一边为
奎山镇的农忙景象
特色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三区两带”工程
乡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是一个地方的“门面”担当。如何在千头万绪的乡镇管理中抽丝剥茧?一直是程晓勇思考的问题,万事民为先,自2017年11月到奎山镇上任以来,程晓勇上高山,下村屯组,进田园、到地头,始终念记着他的“爱民富民经”。为了打造产业发展旗帜,实现产业发展引领作用突出,全面实施产业强镇战略,奎山镇决定实施“三区两带”工程。
“奎山乡马铃薯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马铃薯之乡”、“粉条之乡”的美誉。”在太平村的粉条加工厂,程晓勇告诉
“我们还要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在马安山村实施棚室果蔬采摘休闲旅游项目。”程晓勇说,2019年,他们将以马安山村为中心,在永安村、前后杨木村、太平村发展西瓜、菇娘等果菜种植,进而打造成镇里的“瓜果采摘农村休闲旅游区”。下一步,奎山镇将继续推进“三区两带”工程,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发挥中三阳、上三阳紧邻201国道、八林公路,距高铁站近以及非遗文化上项目相发源地的优势,重点打造民俗文化,如非遗文化“上象相”节目的表演和传承、“年猪文化”、“大鹅文化”等美食文化,打造“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产业带”;同时,还会打造以余庆村、双龙村、庆岭村、长丰村为中心的黄牛肉用养殖产业带,继续主推“小规模、大群体、抓大户、建小区”的养殖模式,确立以肉牛为主导产业,发展集体建设场地,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经营的合作联合体养殖模式,以林口牤子牧业、长征牧业、金鹏牧业为龙头,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发展青贮、饲草种植新模式。
加大招商力度 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奎山镇位于牡丹江市东北部,距牡丹江市138公里,在林口县城东南18公里处,交通十分方便。全镇土地总面积为327.86平方公里,全镇辖区16个行政村,6183户,总人口25800人。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当前奎山镇的发展就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区位的优势、政通人和的氛围,让奎山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可能。”程晓勇告诉
同时,镇里新投入8000万元的余庆林大石墨改扩建正在进行,投资4.5亿元的奥丰石墨项目已经启动,投资1.5亿元的建华煤矿启动生产也在今年全面展开。投资2000万元的孙记马铃薯淀粉厂二期马铃薯蛋白提取项目将正式启动,拉动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入驻林口电商平台品牌4个,为全力打造全国优质粉条第一县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蔬菜无公害无农残种植也在稳步推进中。
宜业宜居新常态 打造生态美镇
“我们一直希望把外出务工的人吸引回来,推催动更多农民‘凤还巢’,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够留得住,真正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早日奔小康’。”从去年开始,奎山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留在家乡创业,越来越多的农家菜馆开始挂牌营业,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在本镇企业实现了就业。
“民本民生是根基,宜业宜居是目标。”未来三年,奎山镇将全面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秸秆还田和耕地轮作休耕相结合,同时推进秸秆原料化和基料化,加快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和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建设集中垃圾收集体系和日常保洁体系。加大与康绿环卫有限公司合作。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确保人居环境长治久安,扎实有效。
奎山镇把一件件群众反映的“难事”、“急事”当作大事来抓,办好热点民生。“生态环境是我镇发展的根本和基石,要让奎山镇富起来,先让奎山镇美起来。”程晓勇着重提到,今年,奎山镇将深入实施实施“三清理一绿化”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机制、后项目、先整洁、后宜居,先治易、后克难”的原则,在明年完成16个行政村绿化任务,达标村绿化覆盖率为15%以上奎山镇把一件件群众反映的“难事”、“急事”当作大事来抓,办好热点民生。“生态环境是我镇发展的根本和基石,要让奎山镇富起来,先让奎山镇美起来。”程晓勇着重提到,今年,奎山镇将深入实施“三清理一绿化”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机制、后项目、先整洁、后宜居,先治易、后克难”的原则,在明年计划完成16个行政村绿化任务,达标村绿化覆盖率20%以上,同时,加大“厕所革命”的推广,公路沿线围栏工程进一步延伸,其他各项建设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
晨报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