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处死马谡是正确的选择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处死马谡是正确的选择吗?

2019-10-23 18:35:09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形成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数不胜数,像曹操,刘备,司马懿都被后人所详知,当然在这其中大家做熟悉的就是“卧龙”诸葛亮了吧。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军师,骨干人员,三国时期的精干人才,不得不说刘备的成功是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密不可分的。

而与他主导参与的一些历史事件被后人熟知,像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含泪斩马谡。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可小觑,但他也有失策,用人不当的的时候,那么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而且对于当时的时局和诸葛亮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历史背景

当年夷陵之战后蜀汉大伤元气,国内空虚,刘备死后数年局势才慢慢变好,有所恢复,于是诸葛亮开始准备主动出击。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扬言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郿县,直击长安,但实际目标却是在陇右。诸葛亮之所以执意攻打陇右,是因为那里是西凉军的老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价值甚至要高于长安的。

而另一面,曹魏政权得知消息后,立马开始进行军事部署,因为在这之前从文帝曹丕到明帝曹叡初都一直将战略重点放在了孙权的身上,在西北都是防御状态,陇右相当空虚。所以魏军先是派兵驻扎在郿县一带,然后又抽出精兵5万步骑赶往西线,增加兵力对抗诸葛亮。

北伐过程

前期

公元228年,诸葛亮正式出祁山,开始出兵北伐,《出师表》便是诸葛亮当时写下的,来表明自己此战的决心。他的战略部署是命赵云和邓芝率领部分军队出现在箕谷,虚张声势,做出假意攻打的局势,将曹真带领的魏军主力吸引过来,牵制住主力军。于此同时,由自己亲自率领主力军北出祁山,趁陇右兵力空虚之时带兵进攻,借此夺取凉州。

因为当时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曹真带走去对抗赵云和邓芝的军队了,诸葛亮趁机闯入陇西,天水郡的中郎将姜维便是在此受降的。而此时的曹真即便知道诸葛亮的真正用意,也不可能带兵回来,如果曹真他贸然带兵回来与诸葛亮对抗的话,必定会腹背受敌,赵云和邓芝的军队联合诸葛亮的人马将他两面夹击。

这时的局面对于诸葛亮来说十分的有利,带着大军压境,陇西兵力不足,各个地方只能龟缩,无法抵抗。只要顺利切断关陇通道,不让曹魏的后继军队会合,时间僵持长久后,曹魏大军无法进入陇右,自己就顺其自然将陇右收于囊中。

中期

葛亮若想实施这样的计划,就必须保证蜀军的兵力粮草供应补给稳妥,也就是后方支援不能被切断,同时将曹魏的援军隔绝于陇山之外。街亭便是要害之地,三郡粮道,需要一定的兵力守在此处,把守防御,以此切断魏军的补给和兵力的增援。也就是说如果街亭失守,诸葛亮这场战役就没有必要打下去了,肯定赢不了。

但是街亭并不易守,因为曹魏同样会对这里发动猛攻,这时诸葛亮需要的就是拖住时间长一些,给主力军攻打的时间。那么街亭由谁来守呢?

诸葛亮没用魏延这样的宿将,反而选用了马谡。

为什么要用马谡呢?马谡这个人也是三国时期的名士,是诸葛亮的徒弟,他的心腹。而且在此之前平定南中的时候,马谡提出攻心为上,也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而且他在与诸葛亮谈军事战略时也深得诸葛亮的喜爱,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为了帮助马谡树立威望,添加资历,于是破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但马谡这个人其实缺少实战的经验,他带兵去部署时,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狂妄自大,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舍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山顶。结果被张郃的军队切断水道,导致士兵们失去水源,被困山上,援军难助,军心涣散,街亭因此失守了。

后期

而诸葛亮这边陇西并未顺利受降,重要据点祁山堡虽然岌岌可危,但也始终没有被诸葛亮攻破。而街亭失守对诸葛亮一方的形势极其不利,使蜀军一出祁山的大好局势一去不返,诸葛亮无法,只得带领蜀军逃回蜀中,本来一场极具优势的战役,因为马谡的过失,导致兵败,虽然诸葛亮迁徙了一些人口回蜀汉,但这点战果显然达不到原先的预期,而且还搭上了马谡损失的兵马。

此次战役蜀军大损,需要休养生息。而马谡作为街亭失守的罪魁祸首,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否则难以服众,于是后来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讨论与分析

诸葛亮杀马谡是正确的选择吗?小编认为是正确的。

马谡是诸葛亮欣赏之人,刘备死前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为人浮夸,只会纸上谈兵,难以担当大任。但诸葛亮都没有听信过,还是对马谡委以重任的。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是真的欣赏马谡,看中他的才能的,他是舍不得杀马谡的。而且胜负乃兵家常事,当时蒋琬就认为,事后杀马谡于事无补,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但是小编认为,诸葛亮有必须处死马谡的理由:

1.蜀军自从夷陵之战后都属于休养生息的状态(除了平叛),此战是首战,本来可以一鸣惊人,占据大好局势的,但因马谡的过失,导致战役失败,蜀军陷入危难,人心惶惶。诸葛亮这时必须安抚军民,否则人心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2.马谡是诸葛亮的徒弟,亲近之人,他要是不杀他就是徇私枉法,没有办法给蜀军交代。要知道诸葛亮治国就以法律严明著称,不会轻易赦下。如果放过了马谡,诸葛亮日后的司法工作会非常困难。

3.根据《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记载,马谡被张郃击败后,临阵脱逃,向朗知情不报,一度被诸葛亮免官。作为先锋的王平尚且能够鸣鼓逼退张郃,一路收拢残兵。马谡作为大将只顾逃跑,岂不是罪加一等。

总结

总而言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前期非常顺利,赵云、邓芝的疑兵将曹真的大军牢牢钉在郿县,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汉,祁山堡岌岌可危,陇西郡也人心震动,多亏太守游楚安抚住人心。可以说诸葛亮前期的战果非常大。

此时如果马谡能够在街亭挡住张郃的援军,过不了多久,诸葛亮就能慢慢蚕食、消化凉州;再以凉州为依托,向长安进军。如果是这样的话,马谡的功劳簿上也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日后接替诸葛亮的位置打下基础。

但是马谡偏偏没有守下街亭,而且是因为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以及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谏造成的。导致大好局势化为泡影。马谡本来就是诸葛亮力排众议强扶上位的,不但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军队大败,还临阵脱逃。如果诸葛亮不杀马谡,势必不能服众,更对法治有所破坏。综上所述,诸葛亮杀马谡,虽然可惜,但只能说“固其宜也”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上一篇:[祖国, 泉州向您报告!]

下一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郑成功]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