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是第一代大庆人的标榜,是他们劳动和生活中的一面红旗,激励他们完成一个又一个胜利,让新中国从此摘掉贫油落后的帽子,而王进喜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尽皆知的先进人物,离不开一个人的发现、宣传和培育,此人就是开国中将余秋里。
1958年,余秋里刚当上石油工业部部长不久,就听说玉门油矿有个王进喜,他带领的贝乌五队,创造了全国中型钻机的最高纪录,其记录就拿到世界上也是少有,为此余部长还专门和他聊聊谈谈心,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两年后,石油大会战开始了,担任总指挥的余秋里,很快从部下口中得知王进喜的几个感人事迹。
王进喜带着钻井队刚到大庆时,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我们的钻井在哪里”,在他的催促中,钻机很快运到,但是吊车不够用,王进喜可等不了,带着全队职工,将钻机拆卸,化整为零,依靠人力花了七天七夜运到井场,然后吃住在这里,赶时间把钻机装起来。
后来开始准备开钻了,但因为管道没有接好,钻机用的水不够,这可难不住王进喜,他带头用脸盆从附近的屯子运水,由他做榜样,大家都行动起来,后来连机关人员和附近老百姓也加入运水行列中,钻井用的50多吨水就这样靠着人力运够得。
但在打井时遇到井喷,当时现场没有用于压井的重晶石粉,王进喜立刻让人用黄土与水泥和泥浆,而现场却没有搅拌机,紧要关头,王进喜不顾刚受伤的腿,脱掉棉袄,扔掉拐杖,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队长带队,大家也都跳进去,经过三小时的奋战,井喷终于止住了,钻井和设备也都保住了,为工作不顾一切的王进喜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王铁人”。
余秋里知道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决定用“王铁人”作为先进典型,激励大家完成这次石油大会战。
在不久后的技术座谈会中,余秋里邀请所有会战指挥部人员参加,在讲话结束后,他让王进喜来到讲台,给大家讲了几个关于王进喜的事迹,最后他带头挥动右臂高呼“向王铁人学习,向王铁人致敬”,全场人员随之起立跟着高呼口号,会议结束前,余秋里号召大家学习铁人精神,此后王铁人的名声享誉大庆,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大家争做铁人,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最终迎来大会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