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域地区,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汉朝和唐朝,因为那个时期西域地区曾一度属于我们管辖。而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包括狭义西域地区,以及亚洲中、西部地区等。根据考证,公元前17世纪西域地区就已出现基本的国家形态,《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已有30余国分布在西域地区,故称“西域三十六国”。
前段时间,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现了一座古墓,虽然曾多次被盗掘过,但是墓中出土的文物却带有许多中国元素。该墓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科奇科尔山谷的科克塔什,也是吉国境内首次发现地下砖结构双墓室墓葬。后来,考古专家经过对墓葬布局、墓室及建筑材料,并通过碳14对人骨的测定,确定科克塔什陵墓建造时间在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
根据考古资料和墓葬形制研究,专家发现科克塔什陵墓竟然与中国辽代晚期墓葬形制极为类似。科克塔什陵墓平面呈八角形,是典型的砖砌穹顶双墓室,而且墓室放置棺椁,陪葬品十分简化,而这些特点都与我国辽代古墓特征相似。此外,在墓室中专家还发现了12只玉碗,而吉国之前考古发掘中从未有过类似东西,而12只玉碗也带着中国元素。
后来,吉国邀请中国专家参与到考古发掘中,而这也极大的推动了吉国历史研究的进程,而科克塔什陵墓发现的诸多中国元素,能吸引中吉相关学界更多关注,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更广泛、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丝路之路”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