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聊一聊人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聊一聊人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2019-10-23 18:36:03

一笛清韵渺然去,半坡瘦竹吟秋风。大家好,我是竹吟风。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江湖人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因其七言绝句写得出神入化,故有“七绝圣手”的誉称。王昌龄(约690—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进士出身,曾任校书郎、汜水尉等职,官至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为龙标尉,故又有“王龙标”之称。他在乱世中归乡,孰料适逢安史之乱,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的七绝主要分为边塞、闺怨、送别三大类,其中以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怨妇往往也是和征夫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有着一种割不断的联系。

王昌龄边塞绝句的思想内容较为复杂,既有对戍边战士的称颂和同情,也有渴望和平、厌恶拓边战争的倾向。由于他年轻时曾亲自到过黄沙莽莽的西北边疆,所以常常以一名普通士卒的眼光和立场写作边塞诗,对边塞的戍边士卒有深切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代表作为《出塞二首》、《从军行》等,其中《出塞二首》于月夜古战场抒发感慨,具有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从唐代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王昌龄的边塞诗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热情歌颂了戍边战士们杀敌卫国的壮志雄心和骁勇善战,这类诗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五

其次,在许多诗中通过写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愁表达出对他们的真切同情,这类诗有: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

在闺怨诗中,诗人以哀凉的笔触摹写了宫中和平民女子的春愁闺怨,如《长信秋词》、《西宫秋怨》、《闺怨》等。且看著名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天真烂漫的少妇妆扮得漂漂亮亮,无忧无虑地登上翠楼观赏风景,然而无意中突然看见陌头翠绿的杨柳,埋藏心底的忧愁和孤独于是翻涌而至:我那日夜思念的人儿又在哪里啊?或许此刻他正率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呢,于是不禁后悔当初让夫君奔赴沙场、建功封侯了。

同样,王昌龄的送别诗也不乏佳作,如《芙蓉楼送辛渐》、《卢溪别人》、《送柴侍御》、《送魏》等,其中《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借写离别之情而抒写了自我胸臆。

王昌龄的七绝前期风格清刚爽朗,后期显得清逸明丽,结构简明,章法井然,气脉贯通,善于摹写画面和表现人物心理,尤长于对特殊气氛的渲染,无愧为七绝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上一篇:[最美不过大西北!]

下一篇:[马云在“河南”吃烧烤,消费700元,用支付宝付款!]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