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张骞的两次通西域!

张骞的两次通西域!

2019-10-23 18:36:05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及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政权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汉武帝即位后,心想平定匈奴,当从匈奴俘虏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与匈奴有世仇,便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于是便有了张骞第一次西域之行。汉武帝两次遺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的,但汉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即印度)、于阗、打采、犁轩等诸国,使中国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并开拓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反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一百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张骞一行人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遇上匈奴的骑兵队,被俘后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大月氏后,便将张骞一行扣留并软禁起来。军臣单于为了让张骞打消出使大月氏的念头,对其进行各种威逼利诱,但张骞始终没忘记此行的目的,也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大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公元前129年,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范围。

此时西域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乌孙国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到达咸海附近的d水地区。在那里,月氏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建立了家园。于是张骞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继续前进,而是折向西南,进人焉耆,沿着塔里木河西行,经过库车、疏勒,翻越葱岭,到达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大宛王早就知道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张骞的到来让他很惊喜。他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这时大月氏新的国土距匈奴和乌孙很远,百姓安居乐业,已无意向匈奴复仇。张骞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便于公元前128年动身返回.

张骞改变了返回路线,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南道”,经于阗(今和田)、鄢善(今若羌),最后通过青海羌人地区.由于羌人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又被匈奴骑兵所俘,被扣留了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因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等人趁机逃回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共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两人。这次出使虽然未能与大月氏建立联盟,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地了解,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资料。汉武帝为了表彰张骞的功绩,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张骞在大夏看到了蜀郡出产的邛竹杖和蜀布,得知是大夏商人从身毒购买的,这是汉朝人第一次知道身毒国的存在。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探索到西南的新路线,想找到身毒国。他们分成四队,分别从四川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但因在少数民族地区受到阻碍,未能到达目的地。张骞此行虽然没有达成目的,但是对西汉开发西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匈奴被汉军重创,退到西北,依靠西域各国的人力、物力,与西汉对抗。为了说服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故地共抗匈奴,也为了劝说西域诸国臣服汉王朝,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率三百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大量财物和万头牛羊。

张骞到达乌孙时,乌孙正值内乱,张骞能劝说乌孙东归。但张骞的副使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西汉王朝的政治影响,增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公元前115年,张骞一行偕数十名乌孙使者回到长安。乌孙使者回国后向乌孙王昆莫报告汉王朝的强盛。公元前105年,乌孙王昆莫再次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与汉和亲。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给昆莫,并赏赐大量财物。

巩固了汉王朝与乌孙的关系,使乌孙成为汉王朝在西方牵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元前105年,汉朝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安息国(今伊朗境内),拜见了安息国国王。汉朝使臣献上了丝绸,安息国回赠了礼物,这标志着连接东方中国和西方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

上一篇:[行走新疆 | 梦圆喀什]

下一篇:[上海市第21届研支团区域性多校联合培训班开班]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