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114汽车厂,
于留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组装的达西亚皮卡,
也一度大行其道,到厂里提车要托关系走后门。
邢台114汽车厂(河北省邢台汽车厂)的历史
1961年9月邢台地区在留村始建劳改队,又名河北省邢台114总厂,俗呼为留村农场,占地7800亩。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归邢台地区公安处领导。
1968年改为邢台地区“五七干校”。
1969年恢复为劳改队。同年北京天河汽车修造厂开始迁往邢台,其中的一部分强制劳动人员被调往邢台地区留村劳改队。
(北京天河汽修厂于1960年始建于北京,原为十三处开办的综合加工厂,1964年更名为北京天河修造厂,主要接受国家分派的改装汽车任务。1970左右迁入邢台,改为邢台红星汽车制造厂,其中一部分强制劳动人员迁入邢台地区留村劳改队,创办了汽车改装厂,即114汽车厂)
1970年起留村农场工业中队开始进行汽车改装生产和大修业务。
1971年留村农场更名为邢台地区第二劳改队。
1972年建立了汽车改装厂。
1975年定名为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隶属邢台地区公安局。
1978年更名为河北省第七劳改总队。同年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从留村劳改队划出独立,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即邢台114汽车改装厂。
1980年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划归邢台地区机械局。
1981年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更名为河北省邢台汽车厂,即邢台114汽车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邢台114汽车厂
邢台114汽车厂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劳改企业。始建于1969年,原名邢台114汽车大修厂。1975年改名为邢台地区汽车改装厂,1981年更名为河北省邢台汽车厂,即邢台114汽车厂。
从事汽车修理与专用汽车、变形车的改装生产,80年代年生产汽车五百辆以上。多年来,全厂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断研制开发新型改装汽车。使得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2种改装汽车产品发展到25种改装汽车产品。仅1986-1988年两年内,JX121轻型客货车就更新了三代。还研制出了JX522型箱式客货车。
1978年,该厂由邢台地区划归河北省司法厅,更名为河北省邢台114汽车厂,产品启用“冀邢”商标。
邢台114汽车厂当年注册的商标之一:冀邢
邢台114汽车厂商标
邢台114汽车厂当年注册的商标之一:仙达
邢台114汽车厂当年注册的商标之一:邢台
建厂初期有4个车间,到八十年代末,邢台114汽车厂已经拥有8个车间,9条生产线。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整车采用GO2保护焊接,整车部件实现了胎模具化。80年代汽车年产量超过500辆。1987年实现产值达869.79万元。
该厂生产的“冀邢”牌汽车、专用车,设计合理,工艺先进,质量可靠,操纵灵活,乘坐舒适,在1983年全国汽车展评会上获奖,多次在全国性展销会上受到客户好评。1987年荣获中国首届汽车万里行“北汽杯”奖。该厂主要产品有JX121型客货车、522型厢式客货车、JX625型小客车、旅行车、救护车、火化车、公安司法机构专用车、观光游览车、环境污染监测车,还有石油化工、电工作业、矿山救护、消防指挥、计划生育宣传等专用或变型车25种产品。均已通过省级及以上技术鉴定。其中有10个产品列入国家产品目录。JX522型、JX625型、JX640型等均大批量生产,深受用户欢迎,产品行销21个省市自治区。
JX121型轻型客货车广泛应用于大中城市、乡镇企业。该车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内外观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被河北省命名为新产品。该厂大干改革、果断决策,组织强有力的技术人员攻关,仅用94天就开发研制出了JX121型轻型客货车的样车,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随后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建造出了批量生产线,该产品投放市场后,销路很快看好,成为主打产品之一,随后该厂又研制出JX121(二代)、JX121(三代),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著名的三检制、三不放过等质量管理手段。
JX522型厢式客货车,吸收了日本汽车的技术优点,性能可靠,行驶平顺性程度较高,设有5个门,装卸货物方便,室内美观大方,是工矿、企事业、机关团体较为理想的交通运输工具。
JX640型中型旅游观光车,造型新颖,高靠背座椅,美观大方,视野开阔,乘座27个座位,在1983年全国汽车展评会上获奖。
其他型号:630、634、640型旅行车,430型救护车,531、520型侦查车、530型邮政车等。
今之遗迹
80-90年代,邢台以长征汽车、红星汽车、114汽车厂(冀邢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全国闻名,邢台成为国家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随着邢台汽车工业的衰落,曾经名声噪起的邢台114汽车厂也逐渐沉寂了,淡出人们的视野。
今天,还能在地图上找到114改装厂这样一处地名,这或许就是昔日的遗迹,然而,昨是今非、恍若隔世之际,恐怕难免令人不胜唏嘘、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