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新闻首页 > 资讯 > 2020年全面完成!看河北这场攻坚战如何高质量打赢→

2020年全面完成!看河北这场攻坚战如何高质量打赢→

2019-10-23 18:38:38

10月15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 河北省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 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志刚介绍相关情况。

从发布会上获悉, 我省今明两年脱贫攻坚“路线图”公布。到 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年度6.95万兜底贫困人口脱贫。

此外,阜平县、康保县、魏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回答了

我省贫困人口现状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还有未摘帽贫困县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48个,剩余贫困人口39.95万人。

2018年,全省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22元 ,同比增长 11.7% 。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469元 ,同比增长 10.4% ,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省脱贫防贫工作成果

去年以来,河北省脱贫防贫工作呈现 政治站位高 、 基础工作实 、 扶贫投入大 、 防贫措施硬 、 特色亮点多 、 攻坚合力强 等六个特点。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有三项工作进入 “好” 和“ 优秀” 行列:

一是 在2018年度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河北省综合评价进入“好”的等次;

二是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河北省及张家口、承德、保定等3市综合评价均为“好”的等次;

三是 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今明两年脱贫攻坚“路线图”

// 我省脱贫攻坚的总体安排 //

到今年底, 确保3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448个贫困村出列,剩余13个国定贫困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全部摘帽,全面完成13.59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推动全省脱贫攻坚主要工作决战决胜。

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上半年集中扫尾,实现6.95万兜底贫困人口脱贫,下半年巩固提升,迎接国家考核评估验收。

// 六个方面加大力度 //

1

保持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坚持脱贫攻坚目标不变,既不急躁冒进,也不消极拖延,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和力度。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不变,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坚决纠正抬高标准、降低标准、扩大范围等倾向,坚决取消与脱贫无关的“搭车”任务,保证脱贫攻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2

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专项台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教育部门 牵头解决义务教育方面问题, 住建部门 牵头解决危房改造方面问题, 卫健和医保部门 牵头解决基本医疗方面问题, 水利部门 牵头解决安全饮水方面问题,逐项制定工作方案。

目前整体进展顺利,年底前确保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3

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严格落实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的“三个新增”要求,在 资金安排 、 项目投放 、 土地人才 等方面进一步倾斜支持力度。

继续实行“三包一”“五包一”帮扶,开展“双线考核”,实行责任捆绑,督促帮扶单位做到真帮实扶。 以206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建设,年内全面完成943个“双基”提升项目建设任务。

4

持续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产业扶贫上, 总结推广典型模式,注重完善带贫减贫和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收益水平。

就业扶贫上,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提高贫困群众就业率。

科技扶贫上, 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推广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等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易地扶贫搬迁上 ,确保年内完成13.59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加快发展后续扶持产业,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5

加快构建脱贫防贫长效机制

一是防止返贫。 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动态监测,解决好返贫问题;落实“四不摘”要求,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支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果。

二是防止致贫。 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综合运用低保兜底、产业帮扶、就业扶持等措施,实施针对性扶持和救助,织好防,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

6

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督查问责

严格考核监督, 对考核排名靠前、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部门,给予表扬奖励;对考核结果靠后、存在突出问题的,严肃问责。

实行常态化约谈, 对建档立卡、产业扶贫、巡视巡查考核问题整改等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约谈机制。

狠抓专项治理, 集中力量解决“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等突出问题;对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从严惩处。

阜平县在推进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阜平县是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全县有贫困村164个,贫困人口10.81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4.37%,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阜平今年将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建档立卡时的44415户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5719户12780人,贫困发生率由54.37%下降到6.93%。2019年预计减贫1.1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以下。

二是群众收入显著增加。 2018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3262元增长到8590元。预计2019年底将达到9800元左右,增幅继续保持在14%以上。

三是居民存款稳步增长。 今年6月份,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是2012年底(44.45亿元)的2倍多。全县存款总额达到140亿元。

阜平县在“两不愁三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全县19.88万农村人口超过12万人住上了新房。

二是义务教育有保障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国家贫困学生救助政策,彻底消除了“因学致贫、因贫辍学”问题。 这几年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教育质量,全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基本医疗全面保障

新建改造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13所乡镇卫生院、209个村卫生室。

新农合参保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票制”即时结算 。

四是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对164个贫困村,23个非贫困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20.2公里,所有通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投资1.58亿元实施了贫升级改造。建设通讯基站1176座。

产业扶贫作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

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区98个,发展规模2万亩;林果产业园区134个,种植高效林果8万亩;肉鸡、生猪等规模特色养殖410家;中药材园区260个,种植面积8万亩;15人以上家庭手工业加工点218家;骆驼湾村、顾家台村民宿旅游五一开业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昔日贫瘠偏僻的小山村红打卡地”、村民成为“上班族”。

一是全域规划

立足 阜平资源禀赋,打造“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委托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编制完成《阜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6个总体规划。

二是政府主导

发展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6大产业,构建“长短结合、多点支撑”产业体系。 给予龙头企业政策扶持,对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三是市场运作

注册了“阜礼”“老乡菇”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小牧耳”“高老西”等一批省级名牌。部分企业食用菌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阜平苹果、仙桃等6种农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是多要素支撑

科技支撑、 金融支撑、 土地政策支撑

五是全产业链打造

依托“产、城、教、研”为一体的阜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占地1260亩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产业关联度较强的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农业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化。

康保县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效?在产业就业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康保县是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规模大、程度深。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8.8万人,减少到17980人,贫困发生率从36.04%降至7.88%。五年时间累计减贫7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4万人。2019年,将完成1.5万人稳定脱贫,10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1.3%以下,达到全县脱贫摘帽的标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效。

康保今年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是“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

狠抓产业就业扶贫,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光伏扶贫、特色种养加工等特色扶贫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规划建设了省县乡村四级道路122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三级路、村村通水泥路,各村至少一条主街道硬化路目标。

三是群众的满意度全面提升

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更加完善,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光伏扶贫成为支柱

全面改革光伏收益分配机制,创建了弱劳动力贫困家庭公益岗就业全覆盖、农村环卫保洁全覆盖和村集体收入全增加的“一改三全五改变”扶贫新模式,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的产业扶贫项目。

特色产业扶贫借势发力。整合4亿多元涉农资金,与乾信牧业等10余家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依托其市场和品牌优势,通过资金入股、资产租赁、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种养到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1万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000多元。

就业扶贫: 四种途径稳定就业

针对老弱病残占比高的实际,对全县4.1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进行摸底调查,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劳动特长分类建立台账,通过促进 转移就业、扩大本地就业、帮助临时务工就业、公益岗兜底 就业 四种途径,确保贫困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魏县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成效,那么在防止返贫上魏县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据统计,魏县目前仅剩未脱贫人口988户、300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9%。2018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复,省政府宣布魏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魏县的精准防贫机制可以概括为“12344”

创设 一 项 防贫保险,划定防贫监测线、防贫保障线 两条 界线,靶准因病、因学、因灾 三大 重点,采取县、乡、村和第三方 四方 联动,依托“一帮一”帮扶、扶持产业、引导就业、兜底分红 四种 途径。

一项防贫保险

脱贫的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确定的,而防贫的范围是魏县80万农村人口,对象并不确定。

对此,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两类重点群体: 一类是“非高标准脱贫户”,他们虽然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收入还不够稳定,一旦有家庭成员发生大病或考上大学,甚至出现失火、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很容易导致返贫。另一类是“非贫低收入户”,他们虽然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但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边缘,积蓄不多,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也极易进入贫困序列。我们把这两类人群概括为“两非户”。

两条界线

第一条线是“预警监测线”。 这是对全县农村人口近三年医疗、就学、灾情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之后确定的。以因病防贫为例,只要生病住院自付额达到划定的标准,就纳入防贫监测范围。

第二条线是“防贫保障线”。 以当年农村扶贫标准的1.5倍定线。比如今年河北省的贫困线是3600元,确定的“防贫保障线”就是3600元的1.5倍5400元,凡是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这条线的,就纳入防贫监测范围。

三大重点

魏县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因病、因学、因灾 ,其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最为突出。

数据显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对象中,因病致贫占比达30%左右。因此,创新多种渠道监测全县农村人口生病、上学和发生灾情等情况,列入精准防贫重点。

四方联动

县扶贫办 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的监督者,县医保、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和乡、村两级是风险信息的提供者,第三方是防贫项目风险的承担者和服务的提供者。

这样, 构建了县、乡、村和第三方“四方”联动的精准防贫格局 ,确保了精准防贫机制实施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有效性。

四种途径

魏县的做法是为防贫对象购买防贫保险,这是魏县精准防贫机制的核心。 防贫保险,受益的对象是一个联合、不确定的群体。

具体的操作是,由县财政出资4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的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投保,实际上全县80多万农村人口都是保险的受益对象。

同时,保险金还可以“多退少补”“余额结转”。防贫保险兜住了贫困底线。

在此基础上,还针对不同返贫、致贫潜在因素,从发展产业和帮助就业入手,通过 “一帮一”帮扶、扶持产业、引导就业、兜底分红四种途径 ,提高群众经济收入,提升抗击风险能力。

推荐阅读

河北这场

定了!最新时间表出炉!河北实行时间是……

出处|多多法务微信综合,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男子举报32吨假饮料 被查封3个多月 损失却全部由自己承担]

下一篇:[这9名井陉人谁认识?个个拔尖,不服不行...]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全国30多家直属机构,一站式手续办理

一对一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业服务,金牌团队全程跟进

业务过程全透明

全程公开透明,进度实时跟踪

低资费高服务

价格合理,超高性价比

商标注册查询

注册前先查询,有效提高成功率

商标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