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香槟,对于80、90年代的青岛而言,仿佛是一个符号,她曾经风靡一时,承载了无数老青岛人的甜蜜记忆。
上世纪80、90年代初的女士香槟
女士香槟对于老青岛人来说也是一种难忘的记忆,她诞生于青岛饮料厂,扬州路6号,原青岛台东玻璃厂。女士香槟的创始人是张景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系,后来分配到青岛汽水厂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张景水观察到宴会酒席没有女士饮品,经过调研和反复的试验,女士香槟终于诞生了。
青岛台东玻璃厂老照片
1984年9月,青岛饮料厂开工纪念(孙荣昌提供)
后来在青岛台东玻璃厂的基础上组建了青岛饮料厂,厂长唐宗明,隶属台东工业局。
1986年,青岛饮料厂“女士香槟”销货发票
1985年女士香槟正式出厂投向市场,当时市场上的饮料较少,针对女性的饮料就更少了,所以产品刚投向市场就火了,受到岛城女士、儿童的喜爱。从此让女士告别了没有饮料的历史,影响了青岛人的生活。
“大嫚头”头像为日本电影女演员古手川佑子,古手川佑子,1959年7月16日出生,日本女演员,出演过很多古装片,是著名的古装丽人。代表作《春之钟》《细雪》。
青岛话俗称美女为“大嫚儿”,随着女士香槟的流行,“大嫚儿头”盛行一时,成为老百姓对女士香槟的代称。
1988年,“女士香槟”荣获北京首届博览会银奖的大幅广告。
这是岛城收藏家逄淑才先生收藏的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老照片,一次家庭聚会里畅饮“女士香槟”,可见当时青岛人民对“女士香槟”的青睐。
当时女士香槟用火车运往石家庄,离到站还有几个小时,经销商的队伍早已排到几里以外。在汽酒盛行的那个年代,女士香槟可谓是一枝独秀。那时女士香槟批发0.96元,零售1.10元。逢年过节或平时招待客人时,女士香槟成为最时尚的饮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士香槟准备注册商标,香槟是酒的原产地名称,不能作为通用名称,而且香槟是国外地名不允许注册,随后青岛饮料厂将女士香槟改名为女士嘉槟,以此为商标进行注册。
1991年,女士嘉槟荣获了“中国食品工业十年优秀新产品”荣誉称号,成为整个八十年代(1981-1990)中国最具划时代的饮品。
1993年获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会金奖的女士嘉宾
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饮料博览会上,女士香槟成为最早走出国门并得到国际认可的气泡酒之一,与汇源果汁、承德露露一起获得当时的博览会金奖。
但改了名字之后却带来了市场损失,随后市面上出现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大量其它品牌饮料进入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没能顺应市场潮流,大约1995年以后。风靡一时的女士嘉槟逐渐退出市场,原厂房租给河北旭日升冰茶当做灌装点。
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女士嘉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0年在原青岛饮料厂最后一任厂长牵头带领下组建了新工厂,成立青岛女士嘉槟饮品有限公司,厂址在青岛近郊。上市后的女士嘉槟主要分为水果系列和花语系列,水果系列主要有苹果、香橙、蓝莓等;花语系列则分为玫瑰酒、康乃馨、百合等。原先商标上的“大嫚头”依然保留,也为了重新唤起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
重新出山的女士嘉槟,或许很多人还没喝过。我们的记忆里,还是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些难忘时光。我的母校是台湛路小学,就在当时的青岛饮料厂旁边,也可以说是见证了玻璃厂到饮料厂的转变。 1990年我毕业后,就业在一家国营百货商店食品部,担任烟酒饮料柜台的售货员,从那时候起就对“女士香槟”以及后来的“女士嘉槟”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尤其是逢年过节,几乎家家都会买上几瓶,可见那时青岛人对她的喜爱程度。同一时期,青岛饮料厂也生产了多种不同的饮料,相似的就是,都是统一的“大嫚头”。
当年的那种带一点水蜜桃味的女士香槟,那个熟悉的“大嫚头”仿佛在无数老青岛的心中仍是记忆犹新,那种熟悉的味道始终萦绕舌尖。女士香槟在很多年里风靡一时,承载了众多青岛人的甜蜜记忆。
如今的女士嘉槟在市面上再次出现,令很多人再次回想起当年的她,回味着她的滋味。那些年的“大嫚头”,承载了曾经两三代青岛市民的美好回忆,那些甜蜜的记忆,也是一种难忘的家乡情怀。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